垃圾分类: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

被引:9
作者
刘海军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
关键词
垃圾分类; 制度优势; 治理效能; 政策试点;
D O I
10.14150/j.cnki.1674-7453.2022.10.005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83002 ;
摘要
我国垃圾分类正从政策试点转向制度构建,由单一源头管理演变为涵盖经济、社会、生态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逐步呈现出与其他治理领域相类似的发展规律。由于其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等多重属性,兼顾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等多个维度,垃圾分类制度与机制完善必然面临试错与接受、权力与权利、利益与价值等诸多碰撞,需要破除吸纳力传导不足、整合力点多面广、执行力链条断裂等三方面“制度—功能”短板。为此,借鉴国家治理的已有经验,将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与源头治理拓展融入“制度-效能”转化框架,尝试将广义的垃圾分类系统作为样本,贯通于“制度优势—转化机制—信任支撑—治理效能”闭合回路,既可为破解垃圾分类治理困境找到现实路径,也可为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新的实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研究 [J].
秦若涵 .
经济研究导刊, 2021, (28) :60-62+91
[2]   制度、政策与机制: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的运转机理 [J].
李浩 ;
郝儒杰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1, (04) :38-44
[3]   探寻社区常规化治理之道:三种运行逻辑的比较——以上海垃圾分类治理为例 [J].
陈毅 ;
张京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35 (04) :47-55
[4]   发挥党的领导效能:网络时代治理中国邻避冲突的策略选择——基于国内2007-2017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案例思考 [J].
陶周颖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 (02) :37-45
[5]   行政动员与多元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参与式治理的实现路径——基于上海的实践 [J].
顾丽梅 ;
李欢欢 .
公共管理学报, 2021, 18 (02) :83-94+170
[6]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J].
董飞 ;
扶漪红 ;
吴笑天 ;
彭小玲 .
城市发展研究 , 2021, (02) :110-116
[7]   市场驱动型治理:城市垃圾“弱前强后”分类的实践逻辑 [J].
屈群苹 .
浙江学刊, 2021, (01) :63-69
[8]   基于区块链信任的“制度-效能”转化框架 [J].
刘海军 ;
李晴 .
电子政务, 2020, (08) :38-49
[9]   制度、治理和现代化:若干重要概念术语阐释 [J].
许耀桐 .
新视野, 2020, (02) :5-11
[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J].
宋世明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 23 (06)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