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与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探索——以成都、甘孜共建成甘工业园区为例

被引:16
作者
于代松
刘俊
赵佳伟
兰虹
机构
[1] 西华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补偿机制; 飞地经济; 转移支付; 工业园区; 招商引资; 经济合作; 产业转移; 产业链; 产业扶贫; 金融扶贫; 生态经济; 产城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中央专项转移支付是目前我国实行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地区间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尚处探索阶段,加快形成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模式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和甘孜州合作共建的"飞地产业园区"——成甘工业园区被认为是贯彻党中央构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精神的典范。本文通过对成甘工业园区的详细考察,在与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进行多维比较的基础上,认为"飞地经济"模式下的工业园区能够为探索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积极经验,总体上符合两地的共同利益。但与传统模式相比,飞地经济模式存在运行逻辑上的内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博弈过程中的弱势方甘孜州在客观上承担了能源、资源输出以及优惠政策中转的责任,可能引发甘孜州的新型贫困等潜在问题。因此,建议通过加快构建甘孜州水电资源开发生态修复产业化制度、完善现有的"成甘飞地经济"模式、实施"产城一体"的飞地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等措施推动飞地经济更好服务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