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21
作者
何心河 [1 ]
马建中 [1 ]
徐敬 [2 ]
马志强 [2 ]
薛敏 [1 ]
靳军莉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气溶胶; PM2.5; 大气污染; 京津冀; WRF-Chem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东部尤其是华北地区的PM2.5污染逐年加重,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WRF-Chem模拟了2014年10月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重度污染过程,研究造成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一次、二次PM2.5对总浓度的贡献率,并对污染最严重当日的PM2.5垂直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污染过程的是弱高压控制下的静稳天气系统,地面主导风向为南风,垂直方向上有逆温层,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发生污染时,PM2.5的高浓度主要分布在北京南部、天津北部与河北接壤的区域,二次PM2.5的贡献率大于一次PM2.5,在清洁大气中则一次PM2.5的贡献更大。垂直方向上,PM2.5中的一次颗粒物只在近地面有高浓度中心,1.2~1.6 km的上空高值区以二次生成的颗粒物为主,是由前体物上升到高空后再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的,当这部分颗粒物随着边界层落回近地面时会加重污染。随着时间的变化,污染物的分布高度和边界层高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2013年1-2月华北雾、霾天气边界层特征对比分析 [J].
花丛 ;
张碧辉 ;
张恒德 .
气象, 2015, 41 (09) :1144-1151
[2]   2014年10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 [J].
于超 ;
张芳华 .
气象, 2015, 41 (01) :126-131
[3]   中国不同区域大气气溶胶化学成分浓度、组成与来源特征 [J].
张小曳 .
气象学报, 2014, 72 (06) :1108-1117
[4]   北京及周边地区2013年1-3月PM2.5变化特征 [J].
靳军莉 ;
颜鹏 ;
马志强 ;
林伟立 ;
刘宁薇 ;
马建中 ;
张晓春 ;
贾小芳 .
应用气象学报, 2014, 25 (06) :690-700
[5]   华北平原一次严重区域雾霾天气分析与数值预报试验 [J].
张小玲 ;
唐宜西 ;
熊亚军 ;
张仁健 ;
孟伟 ;
曹晓彦 .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4, 31 (03) :337-344
[6]   2013年1月华北地区重雾霾过程及其成因的模拟分析 [J].
高怡 ;
张美根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140-152
[7]   天津低能见度特征初探 [J].
蔡子颖 ;
刘爱霞 ;
韩素芹 ;
姚青 ;
王佳 .
气象, 2014, 40 (01) :114-118
[8]   2013年1月中国东部持续性强雾霾天气产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J].
张人禾 ;
李强 ;
张若楠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27-36
[9]   北京一次持续性雾霾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曹伟华 ;
梁旭东 ;
李青春 .
气象学报, 2013, 71 (05) :940-951
[10]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J].
张小曳 ;
孙俊英 ;
王亚强 ;
李卫军 ;
张蔷 ;
王炜罡 ;
权建农 ;
曹国良 ;
王继志 ;
杨元琴 ;
张养梅 .
科学通报 , 2013, (13) :117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