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8 条
2014年10月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污染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21
作者:
何心河
[1
]
马建中
[1
]
徐敬
[2
]
马志强
[2
]
薛敏
[1
]
靳军莉
[1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京津冀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气溶胶;
PM2.5;
大气污染;
京津冀;
WRF-Chem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东部尤其是华北地区的PM2.5污染逐年加重,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WRF-Chem模拟了2014年10月京津冀地区一次PM2.5重度污染过程,研究造成此次过程的天气形势、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一次、二次PM2.5对总浓度的贡献率,并对污染最严重当日的PM2.5垂直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本次污染过程的是弱高压控制下的静稳天气系统,地面主导风向为南风,垂直方向上有逆温层,抑制了污染物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发生污染时,PM2.5的高浓度主要分布在北京南部、天津北部与河北接壤的区域,二次PM2.5的贡献率大于一次PM2.5,在清洁大气中则一次PM2.5的贡献更大。垂直方向上,PM2.5中的一次颗粒物只在近地面有高浓度中心,1.2~1.6 km的上空高值区以二次生成的颗粒物为主,是由前体物上升到高空后再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的,当这部分颗粒物随着边界层落回近地面时会加重污染。随着时间的变化,污染物的分布高度和边界层高度呈明显的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37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