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意识三态观”的分析框架

被引:7
作者
周晔 [1 ,2 ]
刘鑫 [1 ,3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 滨州学院
关键词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意识形态; 意识生态; 意识心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乡村教育的积极作为。当前,我国不少地区的乡村教育陷入了“少乡土”“缺自我”“弱自信”的三重窘境,严重掣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摆脱窘境的必然要求和应然路径,须具备特色化与现代化的样态、开放的姿态、自信的神态。在“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下,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须重视国家意识形态知识体系的培塑,并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与普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二是有益于赓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促进乡村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三是有助于塑造群体内身份认同,有利于实现群体间和谐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态。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 [J].
青觉 ;
徐欣顺 .
民族研究, 2018, (06) :1-14+123
[12]   论乡村振兴中的文化重构 [J].
李军明 ;
向轼 .
广西民族研究, 2018, (05) :95-103
[1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J].
青觉 ;
赵超 .
民族教育研究, 2018, 29 (04) :5-13
[14]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M].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商务印书馆.2020,
[15]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6]  
乡村建设理论.[M].梁漱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7]  
梁漱溟全集.[M].梁漱溟著;中国文化书院学术委员会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8]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 [J].
薛二勇 ;
傅王倩 .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8, 37 (03) :22-30
[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 [J].
陆卫明 ;
张敏娜 .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39 (03)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