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28
作者
刘安乐 [1 ]
杨承玥 [1 ]
鲁芬 [2 ]
明庆忠 [3 ,4 ]
机构
[1] 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
[2]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3]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
[4] 旅游产业发展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关键词
交通网络; 旅游业; 驱动机制; 耦合; 滇中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72.88 [地方城市交通运输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滇中城市群交通网络与旅游发展的协调动力机制是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内生互馈动力机制—交通网络演化对旅游发展的驱动效应、旅游发展对交通网络演化的反馈效应实现滇中城市群交通与旅游发展内生耦合发展;同时,又通过外部激励驱动机制—自然地理环境"约束—吸引"机理、政府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经济发展聚集—扩散机制刺激滇中城市群交通与旅游发展耦合发展。实证研究表明滇中城市群县域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强度较高,交通优势度与旅游发展水平整体协调性较好,处于良好协调阶段。并提出建立交通旅游相协调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构筑完善的旅游交通网络格局、完善与交通网络相协调的旅游集散中心体系建设等交通网络与旅游发展协同演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边疆山地城市群交通网络的时空演化——以滇中城市群为例 [J].
刘安乐 ;
杨承玥 ;
明庆忠 ;
毛昕 .
经济地理, 2016, 36 (04) :70-77
[2]   武陵山片区旅游业与交通协同发展研究 [J].
王兆峰 ;
石献 .
经济地理, 2016, 36 (02) :202-208
[3]   旅游驱动下的张家界交通运输响应机制分析 [J].
王兆峰 ;
罗瑶 .
地理科学, 2015, 35 (11) :1397-1403
[4]   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池州市为例 [J].
余菲菲 ;
胡文海 ;
荣慧芳 .
地理科学, 2015, 35 (09) :1116-1122
[5]   河北省旅游交通与旅游经济相关性分析 [J].
程瑞芳 ;
卢晓宾 .
经济论坛, 2014, (07) :16-19+29
[6]   云南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态势研究 [J].
王峰 ;
刘安乐 ;
张斌丰 ;
明庆忠 .
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 (02) :166-175
[7]   1995-2011年北京市旅游业与城市发展协调度分析 [J].
杜傲 ;
刘家明 ;
石惠春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2) :194-201
[8]   基于陆路交通的浙江省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研究 [J].
徐维祥 ;
陈斌 ;
李一曼 .
经济地理, 2013, 33 (12) :49-53
[9]   江苏省交通优势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空间耦合分析 [J].
张广海 ;
贾海威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03) :139-144
[10]   黄山市旅游与城市互动发展关系模式研究 [J].
李东和 ;
吴晨 ;
汪燕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4) :69-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