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簇毛麦6V代换系45S rDNA和5S rDNA位点的FISH分析

被引:7
作者
杨学明 [1 ,2 ]
姚金保 [1 ]
马鸿翔 [1 ]
陈佩度 [2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普通小麦-簇毛麦6V代换系; rDNA; 顺序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11.03.020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顺序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普通小麦-簇毛麦6V代换系K0736的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代换系2n=42,有1对簇毛麦6V染色体,为6V/6A代换系,45S rDNA位点有8对,位于7对染色体上。5S rDNA位点有6对,分别位于6对染色体上。在1AS、1BS、5DS的端部同时存在45S rDNA和5S rDNA位点,并在物理位置上紧密相邻。同时讨论了rDNA位点的数目和分布位置存在变异的可能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64 / 467+472 +4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45S rDNA在小麦及其近缘物种染色体上的分布 [J].
徐川梅 ;
别同德 ;
王春梅 ;
周波 ;
陈佩度 .
遗传, 2007, (09) :1126-1130
[2]   波兰小麦和矮兰麦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位点FISH分析 [J].
廖进秋 ;
杨瑞武 ;
周永红 ;
辻本壽 .
遗传, 2007, (04) :449-454
[3]   中国禾谷类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在育种中的利用 [J].
郑殿升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03) :354-358
[4]   大麦45S和5SrDNA定位及5SrDNA伸展纤维的FISH分析 [J].
赵丽娟 ;
李立家 ;
覃瑞 ;
熊怀阳 ;
宋运淳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 (01) :15-19
[5]   簇毛麦和中间偃麦草rRNA基因位点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J].
裴自友 ;
袁文业 ;
孙善澄 ;
孙玉 ;
富田因则 ;
安室喜正 .
华北农学报, 2002, (01) :6-10
[6]   用分子原位杂交(GISH)鉴定小麦-簇毛麦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 [J].
陈佩度,周波,齐莉莉,刘大钧 .
遗传学报, 1995, (05) :380-386+416
[7]   普通小麦与簇毛麦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J].
陈佩度 ;
刘大钧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2, (04) :1-16
[8]  
The genus Dasypyrum —part 2. Dasypyrum villosum —a wild species used in wheat improvement[J] . Euphytica . 2006 (3)
[9]  
Identification for H. villosa chromatin in wheat lines using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 C-banding and gliadin 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s[J] . M.Q. Yu,J. Chen,G.B. Deng,M. Cerbah,X.R. Ma,O. Panaud,S. Yakovlev.Euphytica . 2001 (2)
[10]  
Distribution of 5S and 18S–28S rDNA loci in a tetraploid cotton ( Gossypium hirsutum L.) and its putative diploid ancestors[J] . Robert E. Hanson,M. Nurul Islam-Faridi,Edward A. Percival,Charles F. Crane,Yuanfu Ji,Thomas D. McKnight,David M. Stelly,H. James Price.Chromosoma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