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ME-GC/MS法分析开阳富硒茶香气成分

被引:4
作者
刘志刚 [1 ,2 ]
吉宁 [1 ,2 ]
王瑞 [1 ,2 ]
谢晓林 [1 ]
机构
[1] 贵阳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2] 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开阳富硒茶; 香气成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57.63 [质谱分析]; TS272.5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贵州开阳富硒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研究固相微萃取头的种类、温度、吸附和解吸附时间等条件对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DVB/CAR/PDMS复合型固相微萃取头,于80℃下顶空萃取1 h吸附效果最佳;所吸附挥发性香气物质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种香气成分57种,其中醇类14种(相对含量29.62%),醛类9种(相对含量22.53%),烷烃14种(相对含量11.07%),酮类9种(相对含量4.92%),酯类和烯烃含量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J].
王秋霜 ;
吴华玲 ;
陈栋 ;
许勇泉 ;
尹军峰 ;
黄国资 .
茶叶科学, 2012, 32 (05) :448-456
[2]   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信阳毛尖香气成分 [J].
孔维婷 ;
刘建军 ;
司辉清 .
食品科学 , 2012, (12) :185-189
[3]   保靖黄金茶香气成分分析 [J].
黄怀生 ;
粟本文 ;
赵熙 ;
郑红发 ;
银霞 ;
彭继光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7 (03) :271-274
[4]   浅议开阳富硒茶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J].
陈永波 ;
吴一鸣 ;
刘源 ;
龚静 .
耕作与栽培, 2010, (06) :9+26-9
[5]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黄茶香气成分 [J].
刘晓慧 ;
张丽霞 ;
王日为 ;
王超 .
食品科学 , 2010, (16) :239-243
[6]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J].
王力 ;
蔡良绥 ;
林智 ;
钟秋生 ;
吕海鹏 ;
谭俊峰 ;
郭丽 .
茶叶科学, 2010, 30 (02) :115-123
[7]   采用SPME-GC/MS联用技术对龙井茶香气成分的测定分析 [J].
代毅 ;
须海荣 .
茶叶, 2008, (02) :85-88
[8]   固相微萃取/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青山绿水茶叶的挥发性成分 [J].
詹家芬 ;
陆舍铭 ;
孟昭宇 ;
向能军 ;
曹秋娥 ;
缪明明 .
色谱, 2008, (03) :301-305
[9]   不同酶处理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J].
林夏丹 ;
李中皓 ;
刘通讯 ;
龙潜 ;
黄惠仪 .
现代食品科技, 2008, (05) :420-423
[10]   午子绿茶香气物质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J].
刘拉平 ;
史亚歌 ;
张瑞明 ;
李岚 ;
杨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02) :37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