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白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103
作者
王力 [1 ,2 ]
蔡良绥 [3 ]
林智 [1 ]
钟秋生 [4 ]
吕海鹏 [1 ]
谭俊峰 [1 ]
郭丽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福建省福鼎市茶业管理局
[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白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香气成分; 气质联用分析;
D O I
10.13305/j.cnki.jts.2010.02.004
中图分类号
TS272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比较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两种典型白茶及同一品种鲜叶制成的绿茶、红茶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白茶与绿茶、红茶在香气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白茶的香气成分以醇类化合物为主,在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中含量分别达到70.74%和60.13%,明显高于绿茶(27.56%)和红茶(45.30%);白茶的酯类含量高于绿茶和红茶,醛类、酮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含量低于绿茶和红茶,酸类、杂氧化合物等在白茶中未检出。β-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苯甲醇等是白茶香气的主要成分,分别占白毫银针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70%、23.47%、5.87%、7.06%、2.02%,分别占白牡丹香气提取物总量的35.40%、11.94%、10.72%、6.80%、2.71%。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茶叶生物化学.[M].宛晓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食用调香术.[M].孙宝国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英汉化学化工词汇.[M]..科学出版社.2000,
[4]   板栗香型绿茶香气成分特征研究 [J].
叶国注 ;
江用文 ;
尹军峰 ;
袁海波 ;
张瑞莲 ;
王志岚 ;
沈丹玉 ;
汪芳 ;
陈建新 .
茶叶科学, 2009, 29 (05) :385-394
[5]   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研究 [J].
吕海鹏 ;
钟秋生 ;
林智 .
茶叶科学, 2009, 29 (03) :219-224
[6]   白牡丹与白毫银针香气成分的研究 [J].
郭雯飞 ;
孟小环 ;
罗永此 ;
林健 .
茶叶, 2007, (02) :78-81
[7]   白茶的研究进展 [J].
袁弟顺 ;
郑金贵 .
福建茶叶, 2007, (02) :2-4
[8]   固相微萃取法分析凤凰单枞乌龙茶香气组分 [J].
苏新国 ;
蒋跃明 ;
汪晓红 ;
段俊 ;
宓穗卿 ;
王宁生 .
食品科学, 2005, (11) :193-196
[9]   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进展 [J].
刘俊亭 ;
王岩 ;
冯雪松 ;
刘雅茹 .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05, (04) :224-226
[10]   茶叶香气的研究进展 [J].
吕连梅 ;
董尚胜 .
茶叶, 2002, (04) :181-18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