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巫山第四纪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被引:11
作者
黄臻
王建力
王勇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巫山; 望天坪剖面; 第四纪沉积物; 粒度;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1323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以长江三峡巫山第四纪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弄清它究竟是风化壳还是北方黄土在此区的沉积。利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其粒度进行了检测,并计算了粒度参数,结果表明:(1)砂含量极少,平均值为0.7﹪,粉砂最高,为68.64﹪,黏粒次之,为30.66﹪;风尘基本粒组10~50μm含量较高,平均值为52.07﹪,推测其成因有一定的风成特性。(2)剖面粒度分布曲线呈单峰形态,拖有细尾,与风成黄土类似,可能指示沉积后经历了风化成壤作用。(3)望天坪剖面粒度参数特征与北方风成黄土具一定相似性,判别参数分析对应于风成成因。根据以上分析,初步判定其物源具风成特性,但其环境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39 +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J].
孙东怀 ;
鹿化煜 ;
David Rea ;
孙有斌 ;
吴胜光 .
沉积学报, 2000, (03) :327-335
[2]   贵州高原岩溶台地红色风化壳的物源辨析 [J].
王世杰 ;
孙承兴 ;
周德全 ;
李艳丽 .
第四纪研究, 2002, (06) :595-595
[3]   黔北新蒲红色风化壳剖面的粒度分布特征——兼论岩溶区上覆土层的物质来源 [J].
冯志刚 ;
王世杰 ;
周德全 ;
孙承兴 ;
刘秀明 .
地质科学, 2004, (03) :440-451
[4]   新疆伊犁地区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对比 [J].
叶玮 .
干旱区地理, 2000, (04) :310-314
[5]   民勤盆地12kaBP以来的沉积旋回 [J].
赵强 ;
王乃昂 ;
薛翔燕 ;
李秀梅 ;
胡刚 ;
谌永生 .
兰州大学学报, 2004, (01) :90-95
[6]   碳酸盐岩红土风化壳主要特征及红土成因探讨——以贵州典型剖面为例 [J].
李景阳 ;
朱立军 ;
梁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1, (05) :7-11+16
[7]   陇西盆地末次冰期黄土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J].
徐树建 ;
潘保田 ;
李琼 ;
高红山 ;
王均平 ;
胡春生 .
沉积学报, 2005, (04) :702-708
[8]   成都平原红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及古环境记录 [J].
赵志中 ;
乔彦松 ;
王燕 ;
傅建利 ;
王书兵 ;
李朝柱 ;
姚海涛 ;
蒋复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3) :370-377
[9]   三门峡王官与武威沙沟黄土记录中的末次间冰期向末次冰期转换期的暖性回返事件 [J].
管清玉 ;
潘保田 ;
高红山 ;
王均平 ;
苏怀 ;
李琼 .
兰州大学学报, 2005, (04) :1-5
[10]   沉积物粒度参数求解方法的对比 [J].
李志亮 ;
杜小如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8, (04)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