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协商治理何以可能——一个多案例的比较研究

被引:16
作者
郑永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公共管理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 协商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协商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基层治理的重要模式,对其运行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本文基于农民主体性视角,构建"协商议题—协商策略—协商效果"的关联性分析框架,以安徽省滁州市T县三个村庄的典型个案为例,通过案例比较方法,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村基层协商治理的运行机制是:党委引领下的协商平台作为组织基础;"外源—内响应有效—温和"模式的协商议题设置;协商策略与协商议题不断相互匹配的协商过程。整体看来,农村基层协商治理模式具有较好的治理效果。而协商议题特征、协商策略运用以及策略—议题匹配性三方面因素显著影响农村基层协商治理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属地责任制下的谋利型上访:生成机制与治理逻辑 [J].
郑永君 .
公共管理学报, 2019, 16 (02) :41-56+170
[2]   乡村振兴战略语境下的基层协商与农村社会治理创新——M县“群众会+”模式研究附视频 [J].
杨守涛 .
领导科学, 2019, (02) :11-14
[3]   基层协商议程设置的基本模式研究——典型案例描述与分析 [J].
杨守涛 ;
李乐 .
中国行政管理, 2019, (01) :60-65
[4]   农村社区协商治理:实践动因及有效运转思路 [J].
李增元 ;
王岩 .
行政论坛, 2018, 25 (05) :30-36
[5]   农村社区开放式协商机制研究——基于德清县乡贤参事会的调查 [J].
崔凤军 ;
姜亦炜 .
浙江社会科学, 2018, (06) :96-107+158
[6]   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协商民主 [J].
林丽丽 ;
鲁可荣 .
长白学刊, 2018, (03) :72-78
[8]   乡贤会嵌入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内在价值及路径选择——以印江自治县“村两委+乡贤会”为例 [J].
和思鹏 ;
卢丽娟 .
贵州民族研究, 2018, 39 (04) :42-46
[9]   社会分化视域下农村基层协商机制的建构 [J].
刘海军 ;
王平 .
求实, 2018, (02) :75-86+111
[10]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探索与实践路径研究 [J].
闫夏 ;
刘晖 .
学习论坛, 2018, (02) :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