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农村社区协商治理:实践动因及有效运转思路
被引:24
作者:
李增元
王岩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协商治理;
多元共治;
人的发展;
D O I:
10.16637/j.cnki.23-1360/d.2018.05.005
中图分类号: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社区协商治理,对新时期化解社会矛盾、规避社会风险、保障民众权利及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原有治理制度滞后、社区原有治理机制不畅是新时期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的重要实践动因。地方探索形成的"协商共治体系""民主协商议事会""分层民主协商"等社区协商治理实践模式,为破解社区治理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期,保障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有效的运转关键在于:突破协商主体的封闭边界及其他束缚,使多元共治精神在农村社会生根发芽;因地制宜,建立多层次、网络化的协商机制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法治化与制度化相统一,正式协商与非正式协商有机结合;增强基层社会自组织力量,夯实协商治理运转的社会基础及社会资本;遵循人的发展与社会融合理念,以协商治理促进人的发展。由此,使农村社区协商治理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如何将多元共治精神真正植入农村社会,不仅是农村社区协商治理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还是现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本质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