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被引:61
作者
徐芬 [1 ]
郑媛媛 [1 ]
肖卉 [2 ]
慕熙昱 [1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江苏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强冰雹; 雷达中尺度特征; 双多普勒风场反演; 涡旋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形势背景、环境热动力条件、强冰雹发生前地区环境场变化、超级单体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东北冷涡槽后干冷气流影响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高低空急流以及地面辐合系统的配置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热动力条件;高CAPE值、逆温层、低层适当水汽条件及较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2)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仪数据反演垂直分布的物理量场(平均散度、平均垂直速度、相对风暴螺旋度、垂直风切变)能够反映本站上空环境场的快速变化情况:强对流系统移入本站前雷达站上空逐渐调整为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风场配置结构,螺旋度和垂直风切变数值逐渐增加,表明环境场有利于强对流系统的维持发展。(3)强降雹超级单体除具有三体散射现象、入流缺口等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外,持久深厚的中气旋存在造成了显著的有界弱回波区和高悬垂强回波区。应用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揭示了超级单体内部环流结构:低层气旋性旋转,中层旋转加强,高层风场辐散。超级单体内部涡旋特征的出现和维持有利于支撑空中大冰雹的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50km以内雷暴系统的分类识别方法研究 [J].
王萍 ;
高毅 ;
李聪 .
气象, 2016, 42 (02) :230-237
[2]   一次雷暴单体相互作用与中气旋的演变过程分析 [J].
陶岚 ;
戴建华 ;
孙敏 .
气象, 2016, 42 (01) :14-25
[3]   安徽地区春夏季冰雹云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鲁德金 ;
陈钟荣 ;
袁野 ;
吴林林 .
气象, 2015, 41 (09) :1104-1110
[4]   0℃层高度的变化对冰雹融化影响的分析和应用 [J].
濮文耀 ;
李红斌 ;
宋煜 ;
黄振 ;
何阳 ;
赵繁盛 ;
张殿刚 .
气象, 2015, 41 (08) :980-985
[5]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对一次后向传播雷暴过程的分析 [J].
孙敏 ;
戴建华 ;
袁招洪 ;
陶岚 .
气象学报, 2015, 73 (02) :247-262
[6]   “2012.4.11”两个强降雹超级单体特征分析 [J].
陈秋萍 ;
陈齐川 ;
冯晋勤 ;
黄铃光 .
气象, 2015, 41 (01) :25-33
[7]   广东大冰雹风暴单体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特征 [J].
胡胜 ;
罗聪 ;
张羽 ;
李怀宇 ;
何如意 .
应用气象学报, 2015, 26 (01) :57-65
[8]   关于冰雹的融化层高度 [J].
俞小鼎 .
气象, 2014, 40 (06) :649-654
[9]   热带气旋影响下江苏强对流天气指数分析 [J].
杨程 ;
宋金杰 ;
王元 ;
曾明剑 .
热带气象学报, 2014, 30 (03) :559-566
[10]   一次夜间弓形回波特征分析 [J].
陶岚 ;
袁招洪 ;
戴建华 ;
孙敏 .
气象学报, 2014, 72 (02) :2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