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奥陶系古油藏油源对比与靖边气田气源

被引:17
作者
张春林 [1 ,2 ]
庞雄奇 [1 ]
田世澄 [3 ]
张福东 [2 ]
刘锐娥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3]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古油藏; 油源对比; 靖边气田; 气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岩心观察和镜下薄片鉴定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孔洞缝储集体中普遍存在沥青,平面上主要分布在盆地中西部地区,剖面上主要集中在桌子山组顶—克里摩里组和乌拉力克组。成层富集的沥青揭示出研究区存在3类古油藏:克里摩里组顶部孔洞型、桌子山组顶部孔隙型和乌拉力克组裂隙型。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油源对比,证实古油藏的油源为盆地西南缘的平凉组海相泥页岩;结合天然气碳同位素、黄金管热模拟实验、构造沉积演化史、成藏史及地质背景研究,认为中央古隆起东西两侧奥陶系储层中天然气的气源岩为平凉组海相泥页岩;侏罗纪—早白垩世,平凉组泥页岩生成的油气向中央古隆起区带运聚形成古油藏;晚侏罗世—古近纪,古油藏裂解生成的天然气向盆地北东方向的构造高部位进行区域性运移,形成群体性潜山风化壳大气田——靖边气田。
引用
收藏
页码:1242 / 12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生物标记化合物指南.[M].(美)K.E彼得斯(K.E.Peters);(美)J.M.莫尔多万(J.M.Moldowan)著;姜乃煌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J].
李文厚 ;
陈强 ;
李智超 ;
王若谷 ;
王妍 ;
马瑶 .
古地理学报, 2012, 14 (01) :85-100
[3]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领域 [J].
杨华 ;
付金华 ;
魏新善 ;
任军峰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33-740
[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沥青及古油藏生气潜力 [J].
张春林 ;
孙粉锦 ;
刘锐娥 ;
张福东 ;
肖红平 ;
伍大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68-673
[5]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盐下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靖边气田气源再认识 [J].
杨华 ;
张文正 ;
昝川莉 ;
马军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1) :8-14
[6]   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成藏演化特征 [J].
王传刚 ;
王毅 ;
许化政 ;
孙宜朴 ;
杨伟利 ;
伍天洪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38-45+50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古油藏的确定及其意义 [J].
宁宁 ;
陈孟晋 ;
孙粉锦 ;
许化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80-286
[8]   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的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气源对比 [J].
戴金星 ;
李剑 ;
罗霞 ;
张文正 ;
胡国艺 ;
马成华 ;
郭建民 ;
葛守国 .
石油学报, 2005, (01) :18-26
[9]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含氮化合物分布特征与油气运移 [J].
段毅 ;
张辉 ;
吴保祥 ;
郑朝阳 ;
王传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17-20
[1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及意义 [J].
谢增业 ;
李剑 ;
伍大茂 ;
胡国艺 .
海相油气地质, 2003, 8(Z1) (Z1) :3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