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沥青及古油藏生气潜力

被引:22
作者
张春林 [1 ,2 ]
孙粉锦 [2 ]
刘锐娥 [2 ]
张福东 [2 ]
肖红平 [2 ]
伍大茂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奥陶系; 沥青; 古油藏; 生烃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奥陶系固体储集层沥青分布较为普遍但不均匀。岩心观察和镜下薄片鉴定表明,奥陶系固体沥青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永参1井—旬探1井—淳探1井—耀参1井区,剖面上主要集中在马家沟组马六段顶—平凉组底部和马三段顶—马四段底部;其赋存形式常见有3种:赋存于裂缝、晶间孔和溶蚀孔隙/缝合线中。结合光性特征和沥青反射率分析,确定该区发育两期充注的沥青。固体沥青的数量、富集程度和热模拟实验资料证实了研究区古油藏的存在,其可分为3类:马六段孔隙充填型、马三段—马四段孔隙充填型和亮甲山组古油藏(?)。沉积环境分析表明古油藏烃源岩(平凉组泥页岩)发育于中奥陶世的深水斜坡沉积环境。依据固体沥青含量和古油藏的地质特征评价古油藏生烃潜力,总裂解生气量约为3.6×10127.7×1012m3,为南部地区奥陶系成藏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图9表2参13
引用
收藏
页码:668 / 6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应用流体包裹体和沥青特征判别天然气的成因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田辉 ;
杨春 ;
胡安平 ;
宋之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75-382
[2]   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非稳态油藏 [J].
孙龙德 ;
江同文 ;
徐汉林 ;
单家增 ;
练章贵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1) :62-67
[3]   烃源岩生烃期次与油气成藏——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长7烃源岩为例 [J].
席胜利 ;
李文厚 ;
李荣西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35 (06) :657-663
[4]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动力条件 [J].
刘新社 ;
席胜利 ;
黄道军 ;
张清 ;
王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43-147
[5]   中国海相不同类型原油与沥青生气潜力研究 [J].
郑伦举 ;
秦建中 ;
张渠 ;
张志荣 .
地质学报, 2008, (03) :360-365
[6]   石油沥青质聚沉的微观机理 [J].
卢贵武 ;
李英峰 ;
宋辉 ;
于迎辉 ;
王春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67-72
[7]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古油藏的确定及其意义 [J].
宁宁 ;
陈孟晋 ;
孙粉锦 ;
许化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80-286
[8]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沥青产烃潜力及分布特征 [J].
张林 ;
魏国齐 ;
吴世祥 ;
汪泽成 ;
肖贤明 ;
张培军 ;
沈珏红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3) :276-280+298
[9]   塔东2井古油藏成藏期分析 [J].
孙玉善 ;
金英爱 ;
顾乔元 ;
申银民 ;
杨帆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31-33+61
[10]   羌塘盆地南部海相侏罗系古油藏例析 [J].
赵政璋 ;
李永铁 ;
王岫岩 ;
滕玉洪 ;
单光华 ;
张宽忠 ;
郭祖军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3) :3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