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在大中小学的断裂与衔接(上)

被引:44
作者
郎健 [1 ]
毛振明 [2 ,3 ,4 ,5 ,6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
[2]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3] 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
[4]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
[5]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6]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
关键词
体育课程; 学段衔接逻辑; 终身体育人像; 专项化体育教学; “走班制教学”; “模块化教学”; “三自主教学”;
D O I
10.15942/j.jcsu.2019.02.006
中图分类号
G807 [体育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学生们的一句近似嘲讽实为抱怨的"我们上小学就学蹲踞式起跑,上了大学还学蹲踞式起跑,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是一滚到底",让学校体育课程的设计者们无比难堪,它质疑着体育课程的基本逻辑性和科学性,拷问着体育作为学科的资格。于是学校体育研究者们就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和体育课程的排列逻辑性做了许多的研究,先后有追求具体内容与难度衔接的思路、追求身体素质及发展衔接的思路、追求体育发展与重点衔接的思路以及放弃内容衔接而改用目标和评价逻辑的思路等,但多年的研究之后,至今围绕着"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衔接及其逻辑性"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让大家信服的设想、没有科学的假说、没有科学的论证和实验。困局浅层原由是体育学科特性所致,而困局深层次原由则是"让全国每个学生都统一地学习一样的体育项目"这件事情的不可能,因而不可能也不应存在的"适应全部学生的统一体育课程衔接和逻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127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发挥“大学科”领航作用 [J].
于素梅 .
中国学校体育, 2018, (09) :2-3
[2]   对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向的整体性思考 [J].
毛振明 .
中国学校体育, 2018, (09) :29-29
[3]   对大中小(幼)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J].
尹军 .
中国学校体育, 2018, (09) :30-30
[4]   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 [J].
张晓林 ;
陈新键 ;
毛振明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49 (02) :78-83
[5]   体育教育专业与中小学体育脱节问题之我见 [J].
潘绍伟 .
中国学校体育, 2012, (04) :20-21
[6]   建构有效衔接的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内容体系的必要性 [J].
柴如鹤 .
体育学刊, 2011, 18 (06) :91-93
[7]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发展初探 [J].
庄弼 .
体育教学, 2008, (12) :10-12
[8]   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J].
陈国成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08) :1105-1106+1142
[9]   对体育课程整体设计(大中小学课程衔接)的研究 [J].
毛振明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05) :656-659
[10]   对建立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和体育教材体系的探讨 [J].
毛振明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3) :86-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