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延长组石油运聚机理
被引:41
作者:
王学军
[1
,2
]
王志欣
[2
]
陈杰
[3
]
曾溅辉
[2
]
机构:
[1]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镇北油田;
延长组;
低渗透储集层;
油气运移;
聚集;
异常高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典型的低渗透储集层,石油在低渗透储集层中运移、聚集机理是该地区成藏研究的关键。利用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有机包裹体分析、含油砂岩荧光薄片分析等方法,结合原油物性特征、砂岩含油性与物性变化的关系等探讨了镇北地区延长组石油运移、聚集特征。研究认为:侏罗纪末期—早白垩世是延长组石油主要成藏期,烃源岩生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具备多个成藏期;延长组石油在超压动力下幕式快速运移,沟通油源的裂缝、微裂缝是石油运移的主要通道,在侧向上运移距离短;相对于运移阻力,石油所受到的浮力很小,无法进行二次运移,现今的石油聚集仍保持其在异常高压作用下注入储集层时的状态;高压充注过程反复进行,处于沟通油源的裂缝通道上的储集层可以得到反复充注,从而形成石油有效聚集。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