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轮耕方式的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长周期模拟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玉娇 [1 ]
李军 [1 ]
郭正 [2 ]
岳志芳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冬小麦; 保护性轮耕; Win EPIC模型;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渭北旱塬是中国北方典型雨养旱作农区,干旱缺水是当地粮食生产主要限制因素,降水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制约着旱地冬小麦生长及发育,导致其产量低而不稳。研究旨在探索长周期下渭北旱塬连作冬小麦区在不同轮耕措施下麦田的土壤蓄水保墒和作物增产效应。【方法】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 EPIC模型长周期定量模拟研究了1980—2009年渭北旱塬连作麦田连续翻耕、免耕/深松轮耕、翻耕/深松轮耕、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不同保护性轮耕方式下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结果】在30年模拟研究期间,随着降水量的逐年趋势性减少,不同轮耕方式下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年度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产量较连续翻耕处理分别高14.4%、12.2%、2.4%和3.2%,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产量最高,30年平均值为3.53 t?hm-2;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连续翻耕处理分别高6.36%、6.13%、6.40%和6.41%,以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好,30年平均值为8.68 kg?hm-2?mm-1;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干旱年型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耗水量明显增加,平水年型和丰水年型各耕作处理间耗水量差异不显著,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麦田耗水量高于其他轮耕方式。冬小麦田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现季节性波动降低趋势;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深松轮耕、翻耕/深松轮耕、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麦田土壤有效含水量分别高28.7%、27.2%、26.8%和26.7%;免耕/深松轮耕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好,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为107.1 mm,翻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次之,连续翻耕最差。麦田0—1 m土层土壤湿度随季节降水而上下波动性变化,在降水较多或者较为干旱的年份1—1.5 m土层土壤湿度也会发生变化,1.5—3 m土层土壤湿度较为稳定,不同轮耕处理间差异不大;免耕/深松轮耕土层土壤湿度较其他耕作处理稍高。【结论】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翻耕/深松产量和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但水分利用效率稍低。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但产量较低。综合考虑麦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在长期连作冬小麦田,免耕/深松轮耕处理为渭北旱塬麦田最适宜保护性轮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730 / 274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赵亚丽 ;
薛志伟 ;
郭海斌 ;
穆心愿 ;
李潮海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17) :3359-3371
[2]   不同降水年型休闲期耕作蓄水与旱地小麦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关系 [J].
孙敏 ;
葛晓敏 ;
高志强 ;
任爱霞 ;
邓妍 ;
赵维峰 ;
赵红梅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4, (09) :1692-1704
[3]   渭北旱塬小麦玉米轮作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J].
柏炜霞 ;
李军 ;
王玉玲 ;
王丽 .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05) :880-894
[4]   陕西渭北旱塬粮畜产业区域布局与发展战略 [J].
程科 ;
曹裕 ;
王学春 ;
李军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 (04) :100-106
[5]   轮耕对渭北旱塬春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J].
李娟 ;
李军 ;
尚金霞 ;
贾志宽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07) :867-873
[6]   不同轮耕模式对旱地土壤结构及入渗蓄水特性的影响 [J].
侯贤清 ;
贾志宽 ;
韩清芳 ;
孙红霞 ;
王维 ;
聂俊峰 ;
杨宝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5) :85-94
[7]  
夏闲期轮耕对小麦田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J]. 侯贤清,王维,韩清芳,贾志宽,严波,李永平,苏秦.应用生态学报. 2011(10)
[8]   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孔凡磊 ;
陈阜 ;
张海林 ;
黄光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8) :150-155
[9]   施肥水平对长武旱塬地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 [J].
王学春 ;
李军 ;
郝明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8) :45-50
[10]   保护性耕作下陇东春玉米—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 [J].
周少平 ;
谭广洋 ;
沈禹颖 ;
南志标 ;
高崇岳 ;
杨晶 .
草业科学, 2008, (07) :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