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储盖组合划分新方案

被引:9
作者
高春文
罗群
机构
[1] 浙江大学,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油气勘探; 生储盖组合; 划分; 断层; 不整合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传统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方案中不包括断层、不整合面 ,在油气运聚研究中强调输导层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有一定局限性。我国复杂叠合型油气盆地具有断裂发育、不整合面多等特点 ,传统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方案难以满足此类盆地的勘探需要。提出的新方案强调了断裂、不整合面在生储盖组合划分中的重要地位 ,补充和完善了传统的划分方案 ,扩大和丰富了找油视野 ,有利于明确勘探方向、预测有利目标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凹陷二叠系不整合特征及其在油气运移中的意义 [J].
陈建平 ;
查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29-31
[2]   超压与烃类生成相互作用关系及对油气运聚成藏的影响 [J].
王兆云 ;
赵文智 ;
何海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12-15
[3]   生长断层封闭性分析 [J].
刘东周 ;
刘斌 ;
李建英 ;
王津 ;
陈洪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37-39
[4]   叠合盆地油气资源评价问题及其研究意义 [J].
庞雄奇 ;
金之钧 ;
姜振学 ;
左胜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9-13
[5]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J].
查明 ;
曲江秀 ;
张卫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19-23
[6]   准噶尔盆地东部流体势场演化对油气运聚的控制 [J].
刘震 ;
金博 ;
韩军 ;
关强 ;
李培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59-63+112
[7]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郑和荣 ;
黄永玲 ;
冯有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67-70+113
[8]   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期次研究方法及应用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黄志龙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22-25+110
[9]   天然地震与构造裂缝、油气运移的关系研究 [J].
张兴权 ;
安玉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106-108+116
[10]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聚集特征 [J].
闵琪 ;
付金华 ;
席胜利 ;
刘新社 ;
王涛 ;
姬红 ;
李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26-2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