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裂谷盆地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兼与中国东部裂谷盆地对比分析

被引:115
作者
窦立荣
潘校华
田作基
肖坤叶
张志伟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关键词
苏丹; Muglad盆地; Melut盆地; 裂谷盆地; 油气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晚中生代大西洋开启并诱导产生中非剪切带,在走滑的张扭力作用下形成苏丹被动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的3期裂谷垂向叠置,早白垩世具有典型的被动裂谷盆地性质,晚白垩世为过渡性质,古近纪则主动裂谷盆地特征更加明显。盆地结构以半地堑为主,但边界断层一般较陡,以多米诺式断层为主,伸展量较小。裂陷早期几乎没有火山活动,因此不存在多个次级沉积旋回,只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主力储集层以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后裂谷期层序中或上覆的新生裂谷层序中,具有跨时代聚集油气的特点,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以反向断块和新生裂谷层序中的大型披覆背斜为主,调节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苏丹裂谷盆地油气藏特征与中国东部渤海湾等盆地的油气藏形成和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图6表1参36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苏丹M盆地P油田退积型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储集层综合预测 [J].
赵国良 ;
穆龙新 ;
计智锋 ;
李志明 ;
吴昌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125-128
[2]   苏丹迈努特盆地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 [J].
窦立荣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5, (01) :50-57
[3]   陆内裂谷盆地的油气成藏风格 [J].
窦立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29-31+37
[4]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内涵与意义 [J].
赵文智 ;
邹才能 ;
汪泽成 ;
李建忠 ;
李明 ;
牛嘉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2) :5-13
[5]   苏丹穆格莱特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 [J].
童晓光 ;
窦立荣 ;
田作基 ;
潘校华 ;
朱向东 .
石油学报, 2004, (01) :19-24
[6]   利用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划分含油气系统 [J].
窦立荣 ;
程顶胜 ;
张志伟 .
地质科学, 2002, (04) :495-501
[8]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地质和构造特征 [J].
李德生 .
石油学报, 1980, (01) :6-20
[9]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陆克政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10]  
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M].胡见义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