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岩溶山区浅层基岩滑坡失稳机理研究——以大方县金星组滑坡为例
被引:12
作者:
张楠
[1
,2
]
徐永强
[2
]
闫慧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2]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3]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
来源:
关键词:
岩溶山区;
浅层基岩滑坡;
金星组滑坡;
强降雨;
排泄途径;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17.06.21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岩溶山区浅层滑坡具有发育规律性差、前期变形迹象小、面小点多等特征,早期识别难度大,难以实现全面调查与监测,因此,对典型案例的成因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7月1日贵州省大方县金星组发生滑坡,共造成23人死亡。金星组滑坡滑体厚度平均仅为4 m,总方量约9.5×104m3,属于典型的岩溶山区浅层基岩滑坡。研究认为,坡角大于岩层倾角的顺层坡体结构是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滑坡发生前的降雨入渗且无有效的排泄途径,导致坡体中的薄层泥岩发生泥化是金星组滑坡发生的直接触发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162
+16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