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被引:17
作者
陈秉岩 [1 ,2 ]
朱昌平 [2 ]
郑忠梅 [3 ]
范新南 [2 ]
单鸣雷 [2 ]
高远 [2 ]
殷明 [2 ]
张学武 [2 ]
朱陈松 [4 ]
张晓花 [5 ]
机构
[1] 河海大学物理实验中心
[2] 河海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
[3] 河海大学人文社科部
[4] 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 常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本科生; 科技创新能力; 团队; 培养体系;
D O I
10.16791/j.cnki.sjg.2013.12.045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团队作为载体,培养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总结了团队运行10年来5个方面的实践研究经验,即:建设培养体系,构建交流互动机制;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培养创新能力;实施校企合作,提升本科生工程实践素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总结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经验,凝练成教学学术成果,与同行分享和交流。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四轮驱动”结构与机制研究 [J].
孔祥浩 ;
许赞 ;
苏州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 (22) :15-18
[3]   借鉴“雁阵效应”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附视频 [J].
朱昌平 ;
赵胜永 ;
朱陈松 ;
韩庆邦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10) :81-85
[4]   跨学科、多平台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J].
郝刚 ;
侯燕芝 ;
董小黎 ;
王军 ;
胡永秀 .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11, (11) :14-16
[5]   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J].
李金昌 ;
林家莲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11) :1-3+16
[6]   基于产学研和学科竞赛的物理科技创新教育探索 [J].
陈秉岩 ;
单鸣雷 ;
刘翠红 ;
朱昌平 ;
王建永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10) :19-22
[7]   “校企合作”提高IT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附视频 [J].
朱昌平 ;
葛蕤 ;
刘静 ;
刘昌伟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06) :103-106+119
[8]   基于创新训练计划的物理实践课程改革与探索 [J].
陈秉岩 ;
周娟 ;
朱昌平 ;
罗正亮 ;
李淑星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04) :115-117
[9]   通过“三层次实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附视频 [J].
朱昌平 ;
黄波 ;
朱陈松b ;
张庆 ;
王晶晶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7, (0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