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过程土壤碳氮储量及C/N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51
作者
林丽
张法伟
李以康
韩道瑞
郭小伟
曹广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碳储量; 氮储量; 化学计量学特征; 矮嵩草草甸; 退化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土壤表层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及碳/氮比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的加深,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0~10cm、10~20cm和0~20cm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趋势呈倒"V"字型,最高值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期,最低值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剥蚀期;0~10cm、0~20cm土壤全氮储量变化特征与对应层次有机碳储量特征变化相同,而10~20cm土壤全氮储量变化趋势较有机碳滞后,最高值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加厚期,最低值出现在黑土滩-杂类草次生裸地。土壤碳/氮比化学计量学变化趋势亦呈倒"V"字型,其中0~10cm、10~20cm最高值出现在正常小嵩草草甸,0~20cm最高值出现在矮嵩草草甸,各土壤层次碳/氮比最低值均出现在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系列有机碳、全氮储量同碳/氮比分异特征表明,土壤碳/氮比化学计量学特征对草地退化的响应较储量特征敏感,其拐点正常小嵩草草甸是草地碳积累速率最高点,小嵩草草甸草毡表层开裂期是碳源汇转换拐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主成分分析 [J].
林丽 ;
李以康 ;
张法伟 ;
郭小伟 ;
韩道瑞 ;
李婧 ;
曹广民 .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 (01) :24-30
[2]   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碳增汇潜力估测方法 [J].
曹广民 ;
龙瑞军 ;
张法伟 ;
李以康 ;
林丽 ;
郭小伟 ;
韩道瑞 ;
李婧 .
生态学报, 2010, 30 (23) :6591-6597
[3]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碳过程的影响 [J].
林丽 ;
曹广民 ;
李以康 ;
张法伟 ;
郭小伟 ;
韩道瑞 .
生态学报, 2010, 30 (15) :4012-4018
[4]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恢复演替阶段植物养分化学计量学 [J].
银晓瑞 ;
梁存柱 ;
王立新 ;
王炜 ;
刘钟龄 ;
刘小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1) :39-47
[5]   放牧高寒嵩草草甸的稳定性及自我维持机制 [J].
曹广民 ;
龙瑞军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4) :553-559
[6]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对不同土地利用格局的响应 [J].
张法伟 ;
李英年 ;
汪诗平 ;
赵新全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3) :323-326+334
[7]   江河源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植物和土壤碳、氮储量对覆被变化的响应 [J].
王启基 ;
李世雄 ;
王文颖 ;
景增春 .
生态学报, 2008, (03) :885-894
[8]   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特征 [J].
杨成德 ;
龙瑞军 ;
陈秀蓉 ;
徐长林 ;
王进明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01) :1-5
[9]   高寒嵩草草甸的被动与主动退化分异特征及其发生机理 [J].
曹广民 ;
杜岩功 ;
梁东营 ;
王启兰 ;
王长庭 .
山地学报, 2007, (06) :641-648
[10]   植被类型对黄土丘陵区流域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J].
马玉红 ;
郭胜利 ;
杨雨林 ;
王小利 ;
杨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