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论网络语言重构社会阶层意识
被引:10
作者:
隋岩
[1
]
罗瑜
[2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2] 《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
来源:
关键词:
互联网群体传播;
阶层意识;
网络语言;
主体性;
阶层刻板印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社会分层源于资源和利益分配上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其结构既受制于客观的地位划分标准,也受到主观阶层意识的建构。互联网群体传播时代的传播特性打破了大众传媒对媒介资源分配的垄断,也推动了网民主体性的上升,影响着碎片化的主观阶层意识在当前中国社会的重新聚合。作为根植于互联网群体传播环境下的符号表意系统,网络语言既体现了个体主体性对现有意识形态的突围,又催生出新的群体区隔。随着网络语言从虚拟空间走向日常生活空间,其背后所代表的规约和惯习也影响着现实层面的群体认同和阶层意识建构。网络语言的滥用极易导致阶层刻板印象的强化和阶层对立的加剧,从而造成社会舆论的激化和非理性情绪的蔓延。
引用
收藏
页码:180 / 18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