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人格的中介效应

被引:18
作者
蒋敏慧 [1 ]
万燕 [1 ]
程灶火 [2 ,1 ]
机构
[1] 皖南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2]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青少年; 网络成瘾; 家庭教养方式; 人格特质;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7.05.025
中图分类号
R749.99 [其他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网络成瘾(IA)的影响及人格的中介效应。方法:用家庭教养方式问卷(FUSQ)、大五人格问卷简版(NEO-FFI-R)和网络成瘾测验(IAT)对118名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瘾组)和118名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1)网瘾组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5.56-11.48,P<0.001),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等人格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t=3.57-9.23,P<0.001),神经质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t=-9.08,P<0.001);(2)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测验总分显著相关(r=0.176-0.554,P<0.001),可解释44.3%的变异;其中尊重-羞辱(β=-0.330)、宜人性(β=-0.147)、严谨性(β=-0.212)、神经质(β=0.211)对网络成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宜人性、严谨性和神经质在尊重-羞辱教养方式对网瘾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别为23.0%、23.2%、28.3%。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养方式和人格特质显著关联,其中尊重-羞辱、宜人性、严谨性、神经质对网络成瘾有重要影响,宜人性、严谨性和神经质在尊重-羞辱对网络成瘾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07 / 9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综述 [J].
贺金波 ;
祝平平 ;
聂余峰 ;
应思远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7, (02) :221-224+236
[2]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的影响及影响路径 [J].
程灶火 ;
金凤仙 ;
王国强 ;
张嫚茹 ;
刘新民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 24 (02) :287-292
[3]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J].
奚晓岚 ;
张曼如 ;
程灶火 ;
沈力烨 ;
李萍 ;
金凤仙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 22 (05) :799-803
[4]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与教养方式的关系:人格的中介作用 [J].
王伟 ;
雷雳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 (10) :31-34
[5]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J].
陈泳如 ;
胡佳佳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20 (05) :767-768
[6]   家庭教养方式问卷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 [J].
程灶火 ;
奚晓岚 ;
陈媛媛 ;
赵利云 ;
易媛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19 (06) :711-714+724
[7]   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在大学生人群的应用分析 [J].
姚若松 ;
梁乐瑶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4) :457-459
[8]  
初中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黄树香.社会心理科学. 2010 (05)
[9]   青少年外向/宜人性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
杨洋 ;
雷雳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02) :42-48
[10]   青少年责任心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J].
杨洋 ;
雷雳 ;
柳铭心 .
心理科学, 2006, (04) :947-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