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油势和低序次断层与砂岩透镜体圈闭含油性的关系——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中亚段为例

被引:8
作者
郝雪峰
机构
[1]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圈闭; 古油势; 低序次断层; 流体包裹体; 牛庄洼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2.03.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于岩性油气藏,除了相和生烃强度之外,古油势和低序次断层也是极为重要的控藏因素。运用流体包裹体测试方法,通过东营凹陷牛庄洼陷沙三段中亚段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砂岩岩样分析,确定了砂岩透镜体圈闭的3期油气充注时间,分别为34~24,13.8~8和8~0 Ma,其间24~13.8 Ma为成藏间歇期。结合对低序次断层的解释,由样品流体包裹体古压力恢复和古油势计算结果可知,古油势和隐蔽输导体系对砂岩透镜体圈闭含油性具有耦合控制作用;第3期古油势相对低势区及低序次断层的相对发育,提高了牛庄洼陷沙三段中亚段砂岩透镜体油藏的含油饱和度,表明断层不是岩性圈闭成藏的充要条件,其既有利于圈闭成藏,也可破坏圈闭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111 +1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岩性油气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模式——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米脂地区盒8段为例 [J].
陈安清 ;
陈洪德 ;
林良彪 ;
侯中健 ;
向芳 ;
徐胜林 ;
王峻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3) :19-23+112
[2]   东营凹陷砂岩岩性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模式 [J].
李明刚 ;
庞雄奇 ;
漆家福 ;
陈冬霞 ;
王颖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2) :13-15+111
[3]   油气成藏“相—势”耦合作用探讨——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为例 [J].
王永诗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5) :472-476
[4]   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初探 [J].
赵文智 ;
邹才能 ;
谷志东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73-284
[5]   地层岩性圈闭识别和评价的关键问题 [J].
刘震 ;
韩军 ;
关强 ;
金博 ;
梁全胜 ;
常迈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31-37+136
[6]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J].
陈红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143-150
[7]   隐伏砂岩透镜体成藏动力学机制与基本模式 [J].
庞雄奇 ;
陈冬霞 ;
姜振学 ;
张俊 ;
李素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16-228
[8]   砂岩透镜体成藏的动力学机制 [J].
李明诚 ;
单秀琴 ;
马成华 ;
胡国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209-215
[9]   透镜状砂岩油藏成藏过程数值模拟——以东营凹陷牛35-B砂体为例 [J].
杨丽娜 ;
解国军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30-35
[10]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油气成藏期次划分 [J].
王碧维 ;
陈红汉 ;
宋国奇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1)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