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61
作者
刘程惠 [1 ]
胡文忠 [1 ]
姜爱丽 [1 ]
张聪 [2 ]
机构
[1] 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颜色; 呼吸强度; 酶促褐变;
D O I
10.13652/j.issn.1003-5788.2008.02.012
中图分类号
TS215 [薯类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目的:研究18,10,4℃3个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测定颜色、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总酚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切割引起的伤害会导致马铃薯的呼吸强度增强,诱导了与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促使切割马铃薯褐变的发生,颜色变差,硬度下降,总酚含量增加,但这种伤害也使鲜切马铃薯VC含量增加。18℃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第3天便开始下降;10℃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第5天开始下降,4℃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贮藏期内(6d)一直保持良好;结论:低温贮藏能够有效地保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鲜切苹果的呼吸强度及乙烯生成量变化的研究 [J].
胡文忠 ;
姜爱丽 ;
庞坤 ;
田密霞 ;
范圣第 .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 (01) :37-40+69
[2]   不同生态环境马铃薯维生素C含量分析 [J].
张凤军 ;
张永成 ;
田丰 .
种子, 2006, (12) :24-27
[3]   切片马铃薯护色及涂膜保鲜 [J].
陈海光 ;
姚青 .
食品与机械, 2004, (03) :20-22
[4]   鲜切马铃薯保藏性研究 [J].
郭玉蓉 ;
李永才 ;
韩舜愈 ;
毕阳 ;
房江育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36-38+49
[5]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在提高植物食品营养品质中的作用 [J].
许卫锋 ;
桑磉 ;
陈云 ;
谢虹 ;
梁建生 .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03, (04) :113-115
[6]   Vitamin C retention in fresh-cut potatoes [J].
Tudela, JA ;
Espín, JC ;
Gil, MI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02, 26 (01) :75-84
[7]   Controlled atmosphere-induced changes in pH and organic acid metabolism may affect color of stored strawberry fruit [J].
Holcroft, DM ;
Kader, AA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1999, 17 (01)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