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61
作者:
刘程惠
[1
]
胡文忠
[1
]
姜爱丽
[1
]
张聪
[2
]
机构:
[1] 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鲜切马铃薯;
颜色;
呼吸强度;
酶促褐变;
D O I:
10.13652/j.issn.1003-5788.2008.02.012
中图分类号:
TS215 [薯类制食品];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目的:研究18,10,4℃3个贮藏温度下鲜切马铃薯的生理生化变化;方法:测定颜色、硬度、呼吸强度、VC含量、总酚和丙二醛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切割引起的伤害会导致马铃薯的呼吸强度增强,诱导了与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促使切割马铃薯褐变的发生,颜色变差,硬度下降,总酚含量增加,但这种伤害也使鲜切马铃薯VC含量增加。18℃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第3天便开始下降;10℃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第5天开始下降,4℃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在贮藏期内(6d)一直保持良好;结论:低温贮藏能够有效地保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2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