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盒8段水体分布及主控因素

被引:5
作者
金文辉 [1 ]
王林琪 [1 ]
周文 [1 ,2 ]
张春阳 [3 ]
张银德 [1 ]
范玲玲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苏里格气田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体类型; 边(底)水; 透镜体水; 残留水; 主控因素;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3.03.002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里格气田东二区北部盒8段气藏出水层位多且分散,气田的合理、有效开发难度大。在对储层砂体和水体纵横向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盒8段水体赋存类型及分布特征,并明确了其主控因素。研究区盒8段水体可划分出河道砂体局部边(底)水、河道底部低凹处滞留透镜体水、致密砂岩封隔的透镜体水、孤立砂体形成的透镜体水和致密层残留水5种赋存类型。剖面上,纵向水层多为单个的薄层,横向为孤立的水体或被致密砂岩封隔的水层;平面上,水体分布相对分散,无区域性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水体。综合分析表明:河道砂体的展布是水体分布的基础;水体分布不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在局部独立的气水系统中受局部构造控制,水在构造低部位聚集;储层非均质性使得水体在储层中往往是孤立的,呈透镜状,横向上互不连通。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藏史恢复及重点构造气水分布控制因素探讨.[D].尹晓贺.西南石油大学.2006, 01
[2]  
苏里格气田相对高产富集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郭建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08
[3]  
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戴金星;裴锡古;戚厚发 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4]   东营凹陷地层水成因类型及其与油气运移方向的关系 [J].
李晓燕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 19 (03) :18-21+112
[5]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盒8气藏含水特征及气水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J].
张海涛 ;
时卓 ;
任战利 ;
李美 .
现代地质, 2011, 25 (05) :931-937
[6]   含油气盆地地层水演化过程中含烃酸性流体的浸入效应——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为例 [J].
张守鹏 ;
张林晔 ;
王伟庆 ;
张存霞 ;
刘成东 ;
石砥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4) :10-12+20+111
[7]   苏里格气区盒8段地层古今构造特征及其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附视频 [J].
张新新 ;
赵靖舟 ;
马静辉 ;
张洁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3) :14-20+6
[8]   东营凹陷地层水水化学纵向分带性与成岩耗水系统划分 [J].
银燕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3) :32-35+113
[9]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 [J].
窦伟坦 ;
刘新社 ;
王涛 .
石油学报, 2010, 31 (05) :767-773
[10]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东营组地层水化学特征的成藏指示意义 [J].
徐德英 ;
周江羽 ;
王华 ;
庄新国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3) :28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