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气区盒8段地层古今构造特征及其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附视频

被引:19
作者
张新新
赵靖舟
马静辉
张洁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关键词
苏里格气区; 气水分布; 渗流单元; 构造特征; 控制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里格气区构造上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近年来的勘探开发表明该区盒8段储层有近1/3的探井不同程度地产水.盒8上亚段的产气、产水井主要分布在布拉格苏木—乌审旗一带,盒8下亚段则主要分布在毛脑海庙—雷龙湾的北部及东北部地区.剖面上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多个不同含气性的渗流单元相互叠置,气水分异作用不明显.分析认为:古今区域构造背景对盒8段储层内气水宏观分布具有较重要的控制作用,表现为东部相对富气、西部相对富水,而局部构造对气水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不明显;K1末盒8段地层的构造面貌比较复杂,气、水多产出于构造平缓的斜坡带上.多因素的分析表明,气源条件、沉积特征、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气水分布的首要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构造演化特征控制了气水分布的宏观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6 +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层水成因及气水分布规律 [J].
窦伟坦 ;
刘新社 ;
王涛 .
石油学报, 2010, 31 (05) :767-773
[2]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及其现代活动性 [J].
马润勇 ;
朱浩平 ;
张道法 ;
潘爱芳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9, 31 (04) :400-408
[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与分布规律 [J].
李熙喆 ;
张满郎 ;
谢武仁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168-175
[4]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模式及气藏分布规律 [J].
姚泾利 ;
黄建松 ;
郑琳 ;
李泽敏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1) :10-16+2
[5]   杭锦旗探区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J].
聂海宽 ;
张金川 ;
薛会 ;
徐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 (01) :1-7+108
[6]   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雷卞军 ;
刘斌 ;
李世临 ;
王小蓉 ;
刘华明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0 (06) :57-61+207
[7]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 [J].
李仲东 ;
惠宽洋 ;
李良 ;
周文 ;
张哨楠 ;
过敏 .
矿物岩石, 2008, (03) :77-83
[8]   苏里格气田盒8段气藏富水层的识别与成因 [J].
朱亚东 ;
王允诚 ;
童孝华 .
天然气工业, 2008, (04) :46-48+139
[9]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的物理模拟实验 [J].
姜福杰 ;
庞雄奇 ;
姜振学 ;
田丰华 .
地质论评, 2007, (06) :844-849+877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北部上古生界气田天然气气源与运聚研究 [J].
甘华军 ;
米敬奎 ;
肖贤明 ;
王华 ;
田辉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1) :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