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2003—2011年建瓯市碳汇动态变化
被引:2
作者:

李成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建瓯市林业局
机构:
[1] 建瓯市林业局
来源: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
碳储量;
碳密度;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换算因子连续函数法,结合建瓯市森林资源调查档案数据对建瓯市2003—2011年的碳储量、碳密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3—2011年,建瓯市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实现了持续增长.针对中、幼龄林碳储量起伏波动的现象,提出了加强对中、幼龄林的抚育管理,提高林分质量,实现林业碳储量内涵式增长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宁夏贺兰山天然油松林碳储量和碳密度[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05) : 108 - 110任军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宇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杜承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宁夏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东莞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 2011, 27 (02) : 22 - 29朱剑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莫罗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叶永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浩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刘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刘颂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3]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碳储量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1, 37 (01) : 9 - 13袁立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闫德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王熠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姜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党晓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4] 长白落叶松林龄序列上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分配规律[J]. 生态学报, 2011, 31 (04) : 1139 - 114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新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孙玉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森林碳汇计量方法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 105 - 10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土壤有机碳的特征[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8) : 156 - 16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雷瑞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6) : 804 - 812方精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与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朴世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与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安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北京大学地表过程与分析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8] 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和碳储量研究进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 172 - 177杨洪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金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德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常顺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9]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建群种的含碳率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 100 - 104马钦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陈遐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蔺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康峰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曹文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马志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文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南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10] 陆地植被与全球变化中碳之间的关系[J]. 浙江林业科技, 2001, (03) : 1 - 4+11陈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王良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