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董鹏 [1 ,2 ]
李贤庆 [1 ,2 ]
仰云峰 [1 ,2 ]
蔡报元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原油裂解气; 动力学; 判识指标; 热模拟实验; 碳同位素分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1 [成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于高温古油藏来说,原油裂解气是形成天然气藏的重要气源。原油裂解成气关系到天然气生成和原油消耗,因而客观评价这一过程对油气勘探有着重要意义。生烃动力学和热模拟实验是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原油裂解热模拟实验、原油裂解成气过程及判识指标,讨论了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模型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分析了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研究的地质应用。指出现有的原油裂解成气判识指标难以确定有些天然气是属于原油裂解气还是干酪根裂解气,尤其是高—过成熟阶段生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已逐渐成为当今国内外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而对原油裂解成气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研究不够,其预测模型尚不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原油裂解气的形成、鉴别与运移研究综述 [J].
王云鹏 ;
田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2) :235-244
[2]   海相干酪根与原油裂解气甲烷生成及碳同位素分馏的差异研究 [J].
田辉 ;
肖贤明 ;
李贤庆 ;
肖中尧 ;
申家贵 ;
刘德汉 .
地球化学, 2007, (01) :71-77
[3]   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方法在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J].
刘大永 ;
彭平安 ;
林会喜 ;
林玉祥 ;
刘华 .
地质通报, 2006, (Z2) :1201-1204
[4]   油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李吉君 ;
薛海涛 ;
徐立恒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5) :825-829
[5]   原油裂解成气动力学模拟及其意义 [J].
田辉 ;
王招明 ;
肖中尧 ;
李贤庆 ;
肖贤明 .
科学通报, 2006, (15) :1821-1827
[6]   乙烷稳定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及地质应用 [J].
帅燕华 ;
邹艳荣 ;
彭平安 ;
张水昌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地球化学, 2006, (02) :151-156
[7]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J].
张海祖 ;
耿安松 ;
熊永强 ;
王铜山 ;
刘金钟 .
天然气工业, 2006, (02) :19-22+159
[8]   两种裂解气中轻烃组成差异性及其应用 [J].
胡国艺 ;
肖中尧 ;
罗霞 ;
李志生 ;
李剑 ;
孙庆武 ;
王春怡 .
天然气工业, 2005, (09) :23-25+150
[9]   应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方法探讨阿克1气藏天然气的来源 [J].
李贤庆 ;
肖贤明 ;
唐永春 ;
肖中尧 ;
米敬奎 ;
田辉 ;
刘德汉 ;
申家贵 ;
刘金钟 .
地球化学, 2005, (05) :525-532
[10]   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I):气态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J].
张海祖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廖玉宏 ;
耿安松 .
地质学报, 2005, (04) :569-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