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及影响因素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39
作者
张诗青
王建伟
郑文龙
机构
[1]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交通运输碳排放; 影响因素; 时空差异; ESDA; GWR;
D O I
10.13671/j.hjkxxb.2017.0242
中图分类号
X73 [交通运输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为减少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ESDA方法对交通运输碳排放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同时考虑了空间联系作用,构建GWR模型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研究发现:(1)2000—2013年中国省域交通碳排放空间聚类特征随时间变化不大,存在显著的高值、低值聚类特征.京津冀地区、辽宁、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地区为高值聚类区,新疆、青海地区一直处于低值聚类区.(2)碳排放影响因素在相邻地区差异较小.其中城镇化率、交通运输结构为主要推动因素,能源强度则起到关键抑制作用.应对碳排放聚类区域施行协同减排目标,同时,应根据因素影响作用差异,分区域制定针对性减排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4787 / 479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交通运输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阶段DEA和GWR方法 [J].
方国斌 ;
马慧敏 ;
宋国君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 31 (11) :59-67
[2]   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差异分析 [J].
袁长伟 ;
张倩 ;
芮晓丽 ;
焦萍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12) :4555-4562
[3]   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格局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J].
尹鹏 ;
段佩利 ;
陈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05) :7-12
[4]   区域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J].
卢建锋 ;
傅惠 ;
王小霞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6, 16 (02) :25-30
[5]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对区域差异的作用分析 [J].
颜艳梅 ;
王铮 ;
吴乐英 ;
刘昌新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9) :3436-3444
[6]   基于GWR模型中国碳排放空间差异研究 [J].
王雅楠 ;
赵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2) :27-34
[7]   FDI对中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J].
臧新 ;
潘国秀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1) :39-46
[8]   中国省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J].
李建豹 ;
黄贤金 ;
吴常艳 ;
周艳 ;
徐国良 .
经济地理, 2015, 35 (11) :21-28
[9]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异质性的EOF和GWR分析 [J].
胡艳兴 ;
潘竟虎 ;
李真 ;
白燕 ;
张建辉 .
环境科学学报, 2016, 36 (05) :1866-1874
[10]   基于LMDI分解方法的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变化分析 [J].
喻洁 ;
达亚彬 ;
欧阳斌 .
中国公路学报, 2015, 28 (10) :11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