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与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演变及对比分析

被引:14
作者
高洁
张晓明
王建伟
李琳娜
机构
[1]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交通运输碳排放; 重心演变; 区域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51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引入"重心"概念和分析模型,采用1996~2010年中国各省级区域的终端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数据,计算出全国碳排放重心和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的地理坐标,并通过15年间的重心演变轨迹分析全国碳排放和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近15年来,全国碳排放重心和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移动轨迹均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中西部衔接区域,东、西部区域差异均大于南、北方区域差异;两组重心移动轨迹都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在经、纬度方向上的相关性不显著;碳排放重心总体上往西南移动,与地理几何中心相比,东、西部区域差异在缩小,南、北方区域差异在扩大,交通运输碳排放重心无明显的方向性发展趋势,但年际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各区域交通运输碳排放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上海市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测算与分解分析
    吴开亚
    何彩虹
    王桂新
    张浩
    [J]. 经济地理, 2012, 32 (11) : 45 - 51
  • [2] 中国交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
    沈满洪
    池熊伟
    [J]. 江淮论坛, 2012, (01) : 31 - 38+195
  • [3] 中国省际碳排放极化格局研究
    肖黎姗
    王润
    杨德伟
    孙艳伟
    刘健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 21 - 27
  • [4] 中国30省区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王卉彤
    王妙平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7) : 140 - 145
  • [5] 中国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蔡博峰
    曹东
    刘兰翠
    周颖
    张战胜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1, 7 (03) : 197 - 203
  • [6] 中国交通运输部门节能潜力和碳排放预测
    刘建翠
    [J].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 640 - 646
  • [7]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
    李国志
    李宗植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 22 - 27
  • [8]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张雷
    黄园淅
    李艳梅
    程晓凌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 211 - 217
  • [9] 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人均碳排放重心移动及原因分析
    王倩倩
    黄贤金
    陈志刚
    谭丹
    揣小伟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5) : 833 - 841
  • [10]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邹秀萍
    陈劭锋
    宁淼
    刘扬
    [J]. 生态经济, 2009, (03) : 34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