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的“应知”引入的滥觞及标准限定

被引:11
作者
孙万怀
刘宁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应知”; 刑事推定; 一般理性人; 法定犯;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5.09.004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在认定主观时,随着推定的引入与国家的介入,刑法中的"明知"正向"应知"不断位移。然而"应知"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存在一定脱节,有必要对"应知"作出一番疏浚。从附属到独立,从推论到推定,"应知"逐步迈向体系化。同时,将侵权法中的一般理性人标准移植到刑法认定"应知"中来,并在法定犯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拓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其理论基础在于它契合了司法平等、公正、效率、正义。在"应知"的认定方法上应坚持刑事证明与刑事推定并举,同时应注意到司法解释某些情形看似推定,实为间接证明的证据要求,推定必须要设定除斥条件,不是推定则不需要设定除斥条件。对"应知"的认定程度应为排除合理怀疑。鉴于法定犯的刑事司法实践远远少于民事或行政实践的现实,对"应知"的民事推定结论可直接适用于刑事。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慎终如始的民刑推演——网络服务提供行为的传播性质 [J].
孙万怀 .
政法论坛, 2015, 33 (01) :96-112
[2]   刑法分则语境中“明知”的认定 [J].
王林林 .
天津法学, 2014, 30 (01) :18-24
[3]   深度链接行为入罪应保持克制 [J].
林清红 ;
周舟 .
法学, 2013, (09) :152-159
[5]   刑事诉讼视野下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J].
陈京春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7 (02) :160-166
[6]   证明困难的解决模式——以毒品犯罪明知为例的分析 [J].
褚福民 .
当代法学, 2010, 24 (02) :98-111
[7]   犯罪故意中的认识理论新探 [J].
于志刚 .
法学研究, 2008, 30 (04) :96-109
[8]   刑事推定若干基本理论之研讨 [J].
汪建成 ;
何诗扬 .
法学, 2008, (06) :28-33
[9]   推定的界限及适用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8, (01) :106-125
[10]   如何理解和认定窝赃、销赃罪中的“明知” [J].
张明楷 .
法学评论, 1997, (02)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