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经时变化

被引:11
作者
张海宁
吴江
孙莉
王明宇
汤跃宇
机构
[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 慢性; 超微结构; 大鼠;
D O I
10.19845/j.cnki.zfysjjbzz.2009.01.011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慢性前脑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额叶皮层、海马神经元不同时间点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2VO)制备慢性前脑缺血动物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点(1月、2月、3月、4月)电镜观察额叶皮层、海马区结构改变。结果额叶皮层:1月时见额叶皮层大量脂褐素,2月有所下降,后与假手术对照组相仿,暗神经元则在2月时最多,后下降;海马区神经元胞质溶酶体逐渐增多,术后3月时暗神经元大量增多,并且出现大量脂褐素,术后4月神经元出现固缩。结论电镜下脂褐素和暗神经元的改变提示慢性脑缺血初期脑损伤是可逆的,电镜下1个月或更早可能是可逆损伤的转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慢性前脑缺血致痴呆大鼠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区病理学变化的对比研究 [J].
孙莉 ;
张昱 ;
邹昕颖 ;
金涛 ;
吴江 ;
姚丽芬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4, (05) :19-21
[2]   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区和齿状回突触素表达变化与其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J].
王守春 ;
吴江 ;
孙莉 ;
张昱 .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 (03) :142-145
[3]   慢性前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 [J].
孙 莉 ;
吴 江 ;
王守春 ;
张 昱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1) :21-23
[4]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血流量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J].
孙莉 ;
吴江 ;
王守春 ;
张昱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1, (06) :409-411
[5]   不同鼠龄慢性前脑缺血大鼠脑血流及行为学对比研究 [J].
孙莉 ;
吴江 ;
王守春 ;
张昱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0, (03) :59-59
[6]   脑梗死后细胞骨架和暗神经元的变化 [J].
高晶 ;
郭玉璞 ;
赵庆杰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0, (01) :42-44+4
[7]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induces transient reversible monoaminergic changes in the rat brain [J].
Tanaka, K ;
Wada, N ;
Ogawa, N .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00, 25 (02) :31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