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草原自然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被引:53
作者
邵新庆 [1 ]
石永红 [2 ]
韩建国 [1 ]
王赟文 [1 ]
王堃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恢复; 围封; 土壤理化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内蒙古巴林右旗退化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探讨围封条件下,退化典型草原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围封对典型草原土壤含水量产生深刻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最明显的是土壤表层0~5 cm;典型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增加极显著(P<0.01),全磷和速效磷增加较为显著(0.01<P<0.05),同时,土壤养分有明显的表聚现象;典型草原群落去除放牧践踏的干扰后,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恢复6年和10年的0~5 cm土层土壤容重分别为1.27和1.25 g/cm3,显著低于恢复初期的土壤容重(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松嫩羊草草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
    黄文娟
    于海多
    赵兰坡
    [J]. 草地学报, 2006, (01) : 62 - 66
  • [2] 几种牧草对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壤改土培肥的效应研究
    赵芸晨
    秦嘉海
    [J]. 草业学报, 2005, (06) : 63 - 66
  • [3]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
    温仲明
    焦峰
    刘宝元
    卜耀军
    焦菊英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 21 - 25
  • [4] 典型草原区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侯琼
    沈建国
    乌兰巴特尔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 42 - 48
  • [5] 利用方式对高寒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
    展争艳
    李小刚
    张德罡
    王哲锋
    [J]. 土壤学报, 2005, (05) : 75 - 80
  • [6] 放牧利用白羊草灌丛草地的植被特征
    许庆方
    董宽虎
    史书瑞
    刘锐
    张小明
    李胜和
    [J]. 草地学报, 2004, (02) : 136 - 139+157
  • [7]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土壤氮素状况以及与植被地上绿色生物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高英志
    汪诗平
    韩兴国
    陈全胜
    王艳芬
    周志勇
    张淑敏
    杨晶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3) : 285 - 293
  • [8]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高英志
    韩兴国
    汪诗平
    [J]. 生态学报, 2004, (04) : 790 - 797
  • [9] 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场土壤养分的空间结构分析
    陈伏生
    曾德慧
    [J]. 草业学报, 2004, (01) : 39 - 44
  • [10] 阿拉善荒漠草地恢复初期植被与土壤环境的变化
    傅华
    陈亚明
    周志宇
    爱东
    周志刚
    [J]. 中国沙漠, 2003, (06) : 58 -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