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要素识别与发展类型诊断——基于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的信息挖掘分析

被引:43
作者
谢臻 [1 ]
张凤荣 [1 ]
陈松林 [2 ]
韦素琼 [2 ]
敖佳 [1 ]
高阳 [1 ]
伦飞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发展要素; 投影寻踪分类; 诊断体系; 美丽乡村示范村;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分类推进、精准施策、规划先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思路,对乡村发展类型的科学诊断可有效服务于战略的分类实施。以中国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为代表构建乡村发展"成功案例"数据库,从中深度挖掘乡村发展内外性"要素-组合"信息,结合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乡村振兴诊断体系,以求对乡村进行科学分类。结果表明:①生计资源、工业基础、区位交通、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等资源要素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禀赋基础,其中市场需求要素决定着乡村发展的外部性,生计资源要素在乡村发展内部性要素中最为关键;②要素组合的结构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的潜能,"成功案例"识别出10类乡村振兴要素组合,其中生计资源优越-工业基础薄弱-区位交通优势-文化/生态环境优越的组合最具备振兴潜能;③基于"要素-组合"禀赋建立包含评价体系和分类体系的乡村振兴诊断体系,将乡村发展类型划分为优先振兴型、预备振兴型、保留维持型和衰落搬迁型。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分门别类有序推进,避免"就村兴村"和"村村谈振兴"的狭隘发展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48 / 10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遥感和GIS的平原和山区贫困县农村耕地利用演变对比 [J].
谢臻 ;
张凤荣 ;
高阳 ;
张天柱 ;
张佰林 ;
周建 .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 (15) :255-263
[2]   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8, 73 (04) :637-650
[3]   中国农业地域分异与现代农业区划方案 [J].
刘彦随 ;
张紫雯 ;
王介勇 .
地理学报, 2018, 73 (02) :203-218
[4]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 [J].
叶兴庆 .
改革, 2018, (01) :65-73
[5]   旅游地乡村聚落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野三坡旅游地苟各庄村案例实证 [J].
高苹 ;
席建超 .
资源科学, 2017, 39 (08) :1535-1544
[6]   贫困山区农村衰落的特征及诊断——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 [J].
冉逸箫 ;
张凤荣 ;
张佰林 ;
周建 ;
李超 ;
谢臻 .
资源科学, 2017, 39 (06) :999-1012
[7]   基于多维特征组合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分类 [J].
张瑞娟 ;
姜广辉 ;
王明珠 ;
马雯秋 ;
何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4) :286-292
[8]   资源富集区工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省定边县为例 [J].
王亚军 ;
孔荣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0) :39-43
[9]   京郊不同城市功能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度的比较研究 [J].
曲衍波 ;
张凤荣 ;
郭力娜 ;
李灿 ;
姜广辉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720-728
[10]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邹健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26-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