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平原和山区贫困县农村耕地利用演变对比

被引:25
作者
谢臻 [1 ,2 ]
张凤荣 [1 ,2 ]
高阳 [1 ,2 ]
张天柱 [1 ,2 ]
张佰林 [3 ]
周建 [4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
[3]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4]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 耕地; 贫困县; 地形; 科尔沁左翼后旗; 酉阳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P204 [测量仪器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8 ; 070801 ; 08 ; 0816 ;
摘要
厘清耕地在不同地形环境下的利用情况与变化规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管理与脱贫攻坚的前提。结合遥感和GIS技术,该文对比了平原区贫困县(科尔沁左翼后旗)和山区贫困县(酉阳县)农村耕地数量、质量、分布与种植结构的演变差异。结果表明:1)平原县人均耕地数量远高于山区县,山区县耕地减少,但平原县耕地不降反增。2)平原县耕地质量较低,劣质耕地数量变化剧烈,山区县耕地质量略高,减少的耕地以中低质量为主。3)空间分布上耕地均呈集聚式发展,平原县耕作半径大于山区县,且向外扩张,山区县则向内收缩;平原县耕地斑块数和最大斑块指数持续增大,而山区县斑块数骤减且最大斑块略有增加;平原县平均斑块面积远大于山区县,研究期内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平原县耕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提高,山区县则降低;平原县耕地优势分布在低地形位区,且变化不显著,山区县则优势分布在中低梯度区,且优势度增加。4)平原县普遍种植粮食作物,山区县以粮食作物为主,但经济作物占比较大且逐年增加。研究认为,地形与耕地资源禀赋的差异造成生产要素比较优势不同,进而耕地利用与农业生产模式不同,在社会经济和政策制度的驱使下,两县耕地利用朝着不同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松嫩高平原县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特征分析——以巴彦县为例 [J].
宋戈 ;
王盼盼 .
地理科学, 2017, 37 (08) :1218-1225
[2]   基于降水量与土壤类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及变化分析——以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 [J].
周建 ;
张凤荣 ;
徐艳 ;
高阳 ;
张佰林 ;
李超 .
地理研究, 2017, 36 (07) :1210-1222
[3]   黄土丘陵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特征与类型 [J].
陈宗峰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14) :266-274+316
[4]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 [J].
钟水映 ;
李强谊 ;
徐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7) :145-152
[5]   耕地撂荒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升发 ;
李秀彬 .
地理学报, 2016, 71 (03) :370-389
[6]   环京津贫困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J].
孙丕苓 ;
许月卿 ;
王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4) :277-288
[7]   农村贫困人口的聚类与减贫对策分析 [J].
王瑜 ;
汪三贵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2) :98-109
[8]   国外农村贫困地理研究进展 [J].
罗庆 ;
李小建 .
经济地理, 2014, 34 (06) :1-8
[9]   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空间特征研究 [J].
任平 ;
洪步庭 ;
周介铭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