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降水丰枯遭遇条件下滹沱河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效果

被引:8
作者
杜尙海
苏小四
吕航
机构
[1]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滹沱河; 地下水; 水库; 人工补给; 丰枯遭遇; 模糊数学; 有效蓄水率;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0.05.010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石家庄市利用南水北调水和当地雨洪水作为补给水源建设滹沱河地下水库过程中存在受水区和水源区具有不同年际变化特征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南水北调水源区汉江流域和受水区石家庄市降水丰枯遭遇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和多维联合分布概率计算方法计算滹沱河地下水库的模糊加权补给水量,并应用数值法模拟各种丰枯遭遇条件下地下水库的人工补给效果。结果表明:不同丰枯遭遇条件下的补给水量为(4.64~8.72)×108m3/a,其中模糊加权补给量为6.66×108m3/a;人工补给可使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回升1.47~3.45m/a;滹沱河地下水库的有效蓄水率为80%~90%,且人工补给的增大会引发侧向流出量增加,有效蓄水率相应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90 / 10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庆西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方案 [J].
高淑琴 ;
苏小四 ;
杜新强 ;
谢轶 ;
齐素文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2) :261-267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受水区降水丰枯遭遇研究 [J].
闫宝伟 ;
郭生练 ;
肖义 .
水利学报, 2007, (10) :1178-1185
[3]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与受水区丰枯遭遇分析 [J].
韩宇平 ;
蒋任飞 ;
阮本清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7, (01) :8-11
[4]   多维联合分布计算方法及其在水文中的应用 [J].
戴昌军 ;
梁忠民 .
水利学报, 2006, (02) :160-165
[5]   饮马河中游地下水库可行性论证 [J].
戴长雷 ;
迟宝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1) :78-84
[6]   太行山前平原动水条件下地下调蓄功能实验研究——以滹沱河冲洪积平原为例 [J].
张光辉 ;
费宇红 ;
刑开 ;
刘克岩 ;
王金哲 ;
申建梅 ;
刘广联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1) :42-48
[7]   南水北调东中两线不同水文区降水丰枯遭遇性分析 [J].
郑红星 ;
刘昌明 .
地理学报, 2000, (05) :523-532
[8]   论地下水库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 [J].
林学钰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2) :113-121
[9]  
滹沱河地下水库人工补给效果模拟[D]. 杜尚海.吉林大学. 2009
[10]  
地下水库建设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李砚阁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