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中生代成矿与新生代氧化的K-Ar、Ar-Ar年代学证据及其古构造和古气候意义

被引:38
作者
许英霞 [1 ,2 ]
秦克章 [1 ]
丁奎首 [1 ]
李金祥 [1 ]
缪宇 [1 ]
方同辉 [3 ]
徐兴旺 [1 ]
李大明 [4 ]
罗修泉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河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质系
[3]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4]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5]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关键词
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铜-金矿床; 中生代; 氧化作用; 含钾硫酸盐; K-Ar法; Ar-Ar法; 东天山极端干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红山铜-金矿床位于新疆吐哈盆地南缘大南湖-突苏泉晚古生代岛弧带北段的中生代上叠火山盆地中,产于卡拉塔格铜-金矿带上,是新疆近年新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铜-金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及次火山岩侵入相关。该矿床处于东天山极端干旱荒漠地带,是东天山最炎热的地区之一,最高温度达到60℃,降水量平均只有34.1mm/y。干旱少雨和极大的蒸发作用造成氧化带极其发育,厚达50m~60m,由一系列复杂罕见的硫酸盐矿物组成。通过对红山铜-金矿床中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中角闪石、黑云母的K-Ar年龄测定,其年龄分别为296.5±6.7Ma、232.0±3.5Ma和217.10±6.4Ma,其中黑云母花岗岩的黑云母Ar-Ar年龄为238.0±2.4Ma,相当于晚石炭世末-三叠纪。并且由于含矿火山岩含有花岗岩的角砾,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晚于上述花岗岩,应为中生代的产物。区域上,三亚、白石泉花岗岩、红柳构花岗岩年龄以及白山钼矿的辉钼矿Re-Os年龄均为三叠纪,表明东天山地区存在中生代成岩成矿事件。对红山矿区氧化带三种含钾硫酸盐矿物进行了K-Ar年龄测试,结果显示现今地表以下1m的绿钾铁矾K-Ar年龄为56.0±4.0Ma,地表以下1.5m的高铁叶绿矾的K-Ar年龄为8.6±1.1Ma,地表以下10m的绿钾铁矾K-Ar年龄为14.7±1.7Ma,地表以下14m的斜钾铁矾K-Ar年龄为4.1±0.4Ma。因此推测红山矿床氧化带不同硫酸盐矿物的表生年龄分布在60~3.7Ma之间。不同类型矿床的氧化带年龄亦表明氧化带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所获得的氧化带年龄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及随后青藏高原的多期幕式隆升时限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能是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远程效应的表现和记录。同时,本研究初步提出使用不同种类硫酸盐矿物作为气候变化指标的可能,对于新生代以来PETM等事件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71 / 23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东天山红山Cu-Au矿床氧化带首次发现的副针绿矾巨晶及其多型针绿矾 [J].
秦克章 ;
丁奎首 ;
许英霞 ;
缪宇 ;
方同辉 ;
徐兴旺 .
岩石学报, 2008, 24 (05) :1112-1122
[2]   东疆红山Cu-Au矿床氧化带中铜叶绿矾和高铁叶绿矾的首次发现及其矿物学特征 [J].
许英霞 ;
秦克章 ;
丁奎首 ;
缪宇 ;
方同辉 ;
徐兴旺 ;
孙赫 .
矿床地质, 2007, (01) :58-69
[3]   东疆卡拉塔格梅岭铜(金)矿床地质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与紫金山式铜金矿床的对比 [J].
缪宇 ;
秦克章 ;
许英霞 ;
方同辉 ;
丁奎首 ;
徐兴旺 .
矿床地质, 2007, (01) :79-88
[4]   新生代主要全球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J].
陆钧 ;
陈木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6, (06) :72-79
[5]   西藏拉萨地块高镁超钾质火山岩及对南北向裂谷形成时间和切割深度的制约 [J].
丁林 ;
岳雅慧 ;
蔡福龙 ;
徐晓霞 ;
张清海 ;
来庆洲 .
地质学报, 2006, (09) :1252-1261
[6]   东疆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Cu-Au矿床氧化带钾铁矾、板铁矾、副基铁矾的首次发现及其意义 [J].
许英霞 ;
丁奎首 ;
秦克章 ;
缪宇 ;
方同辉 ;
徐兴旺 ;
孙赫 .
中国地质, 2006, (03) :598-605
[7]   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幕式抬升作用的Ar-Ar热年代学证据 [J].
陈文 ;
张彦 ;
张岳桥 ;
金贵善 ;
王清利 .
岩石学报, 2006, (04) :867-872
[8]   古气候数值模拟:进展评述 [J].
丁仲礼 ;
熊尚发 .
地学前缘, 2006, (01) :21-31
[9]   中国西风区与季风区黄土沉积特征对比研究 [J].
叶玮 ;
矢吹真代 ;
赵兴有 .
干旱区地理, 2005, (06) :789-794
[10]   新疆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40Ar/39Ar年代学研究 [J].
陈文 ;
孙枢 ;
张彦 ;
肖文交 ;
王义天 ;
王清利 ;
姜立丰 ;
杨俊涛 .
地质学报, 2005, (06) :7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