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过程分析

被引:8
作者
高长海
查明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埕北断阶带;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大港油田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其空间配置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确定油气成藏期次,结合生烃史模拟、油源对比和构造演化史分析结果,分析油气运移充注方式,剖析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古近系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缓慢向埕北断阶带充注,形成一定规模的古油藏(第一期充注成藏);明下段末期以来的构造运动造成研究区断层活动强烈,导致早期古油藏的破坏和沙三段及沙一段烃源岩生成的成熟油气大规模快速充注,驱替早期充注的沙三段生成的油气,形成了大量断块、断鼻油气藏,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导致第一、第二期形成的油气藏发生调整,奠定了现今研究区油气分布格局(第二期充注成藏)。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3+173 +173-1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李月;周瑶琪;颜世永;.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 S5
[2]   大港滩海埕北断阶区沙河街组三段、二段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特征 [J].
孟鹏 ;
刘立 ;
高玉巧 ;
曲希玉 ;
孙晓明 .
世界地质, 2005, (01) :36-42
[3]   大港油田滩海区埕北断阶带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J].
袁淑琴 ;
丁新林 ;
苏俊青 ;
张尚锋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S1) :8-9
[4]   长堤地区油气成藏期次研究 [J].
宋海涛 ;
冯斌 ;
代莉 ;
王新海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S1) :3-5
[5]   歧口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 [J].
樊敬亮 ;
黄志全 ;
樊卫花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4) :536-541
[6]   歧口凹陷马东东地区沙一段油气成藏期次 [J].
谭守强 ;
刘震 ;
孙晓明 ;
李淑恩 ;
池永红 ;
李静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5) :24-26+82
[7]   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流体包裹体特征 [J].
马锋 ;
刘立 ;
欧光习 ;
孙晓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4) :474-478
[8]   扩散作用对天然气成藏后的影响——以大宛齐油田为例 [J].
赵孟军 ;
宋岩 ;
柳少波 ;
秦胜飞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5) :393-397
[9]   含油气盆地成藏期分析理论和新方法 [J].
王飞宇 ;
金之钧 ;
吕修祥 ;
肖贤明 ;
彭平安 ;
孙永革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754-762
[10]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J].
赵靖舟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3) :37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