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解释中的“严重污染环境”——以2016年《环境污染刑事解释》为展开

被引:21
作者
王勇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严重污染环境; 行为标准; 结果标准; 堵截性标准; 预防性思维;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8.09.011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2016年《环境污染刑事解释》(1)设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三种认定标准:行为标准、结果标准以及堵截性标准,并从此折射了司法机关在认定污染环境罪时的两种理念变迁:法益保护从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犯罪认定从惩罚性思维向预防性思维转变。司法解释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具体规定之所以引发诸多争议,原因就在于该司法解释并没有做到与修正之后的立法相同步,司法机关出台的司法解释没有完全跟上刑事立法的理念变迁。因此,犯罪认定时应该坚守法益保护的一元性与预防性思维。基于上述两种理念,我国现有的司法解释应该进行如下改造:坚守行为标准,将结果标准向结果加重犯转化,废弃堵截性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污染环境罪中的“严重污染环境”.[J].陈洪兵;.刑法论丛.2017, 02
[2]   环境犯罪刑法治理早期化之理论与实践 [J].
李梁 .
法学杂志, 2017, 38 (12) :133-140
[3]   环境权入宪的比较研究 [J].
吴卫星 .
法商研究, 2017, 34 (04) :173-181
[4]   污染环境罪:结果犯还是行为犯——以2015年1322份“污染环境罪”一审判决书为参照 [J].
严厚福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4) :56-65
[5]   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中抽象危险犯条款之批判 [J].
王社坤 ;
胡玲玲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4) :12-18
[6]   污染环境罪法益保护早期化之展开——兼与刘艳红教授商榷 [J].
黄旭巍 .
法学, 2016, (07) :144-151
[7]   环境犯罪刑事治理早期化之反对 [J].
刘艳红 .
政治与法律, 2015, (07) :2-13
[8]   环境法益与环境犯罪司法解释之应然立场 [J].
钱小平 .
社会科学, 2014, (08) :96-105
[9]   环境犯罪立法:理念转换与趋势前瞻 [J].
王勇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56-66
[10]   新“重大环境污染罪”属结果犯、危险犯还是行为犯? [J].
李岸曰 .
环境保护, 2011, (11) :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