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变化规律

被引:10
作者
张必弦 [1 ,2 ]
胡小梅 [1 ]
朱延明 [1 ]
来永才 [2 ,3 ]
李炜 [3 ]
肖佳磊 [3 ]
李琬 [3 ]
毕影东 [3 ]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3]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苯丙氨酸解氨酶; 诱导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野生大豆(龙野01-177)为材料,根据PAL酶活性的影响因素,选取48 h为一个周期,每3 h进行取样,研究低温(-4℃)诱导、机械损伤诱导、紫外线照射诱导、激素BAP诱导和正常对照组条件下的酶活性、蛋白含量、酶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诱导条件下野生大豆PAL的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均相同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通过比较酶比活性,发现4种诱导条件中,低温诱导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05+709 +7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J].
张淑珍 ;
靳立梅 ;
徐鹏飞 ;
陈维元 ;
吴俊江 ;
李文滨 ;
邱丽娟 ;
常汝镇 .
大豆科学, 2009, 28 (06) :1044-1048
[2]   大豆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J].
张必弦 ;
李炜 ;
来永才 ;
徐香玲 ;
齐宁 ;
林红 ;
刘广阳 ;
杨雪峰 .
大豆科学, 2008, 27 (06) :1058-1061
[3]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 [J].
贺立红 ;
张进标 ;
宾金华 .
食品科技, 2006, (07) :31-34
[4]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综述) [J].
江昌俊 ;
余有本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425-430
[5]   大豆起源及其演化研究 [J].
李福山 .
大豆科学, 1994, (01)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