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离子化学组分及影响因素

被引:11
作者
刘新春
钟玉婷
何清
杨浩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树木年轮理化研究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树木年轮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总悬浮颗粒物(TSP); 化学成分; 乌鲁木齐;
D O I
10.13866/j.azr.2012.04.014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2009年乌鲁木齐4个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观测站点资料,采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了TSP中水溶性离子成分。结果表明:①2009年乌鲁木齐市区3站总离子浓度为151.28μg/m3,白杨沟为40.83μg/m3。4站NO3-/SO24-比值较小,表明乌鲁木齐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固定污染源。②2009年乌鲁木齐4站TSP中SO24-、Ca2+、NO3-和NH4+的浓度高于其他各离子,各站离子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采暖期各离子浓度明显增加,SO24-、NO3-增幅最大。③对各主要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NH4+与SO24-的相关系数为0.828,与NO3-的相关系数为0.659,说明铵盐化合物主要以硫酸铵和硝酸铵的形式存在;SO24-与NO3-的相关性很大,相关系数为0.973,表明二者主要来自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方式与在大气中的传输途径较一致;地壳元素Ca2+和Mg2+有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914,表明二者来源相似,可能主要来自风沙土壤尘、道路尘和建筑尘。
引用
收藏
页码:713 / 7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浓度计量模型研究 [J].
魏疆 ;
王国华 ;
任泉 ;
刘志辉 .
干旱区研究, 2011, 28 (05) :896-900
[2]   乌鲁木齐市区大气氮素干沉降的输入性分析 [J].
张伟 ;
刘学军 ;
胡玉昆 ;
李凯辉 ;
沈健林 ;
骆晓声 ;
宋韦 .
干旱区研究, 2011, (04) :710-716
[3]   香河地区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观测及分析 [J].
郭照冰 ;
陈天蕾 ;
陈天 ;
包春晓 ;
周飞 ;
吕婷 ;
董琼元 .
环境化学, 2010, 29 (04) :764-765
[4]   乌鲁木齐市地表灰尘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 [J].
刘玉燕 ;
刘浩峰 ;
刘敏 .
干旱区研究, 2009, (05) :750-754
[5]   采暖期和非采暖期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组分的化学特征 [J].
沈振兴 ;
霍宗权 ;
韩月梅 ;
曹军骥 ;
赵景联 ;
张婷 .
高原气象, 2009, 28 (01) :151-158
[6]   乌鲁木齐近30年低能见度气候特征 [J].
李景林 ;
郑玉萍 ;
赵娟 ;
胡岩 .
干旱区地理, 2008, (02) :189-196
[7]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 [J].
王燕 ;
王哲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783-785
[8]   西安市春季大气细粒子的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组分的特征 [J].
沈振兴 ;
李丽珍 ;
杜娜 ;
张婷 ;
曹军骥 ;
李旭祥 ;
朱崇书 .
生态环境, 2007, (04) :1193-1198
[9]   乌鲁木齐冬季大雾与低空逆温的关系 [J].
郑玉萍 ;
李景林 ;
刘增强 ;
陈洁 ;
闫战江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03) :21-25
[10]   北京大气重污染过程PM10中水溶性盐的研究 [J].
张凯 ;
王跃思 ;
温天雪 ;
胡波 ;
刘广仁 ;
Meslmani Yousef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4) :38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