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指导性案例生成的行政化逻辑——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为分析对象

被引:36
作者
郑智航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指导性案例; 技术治理; 司法行政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充分发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个案解释法律的优势来推动中国法律的适用是案例指导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当一部分指导性案例运用法律解技术并不明确,弥补法律漏洞的情形也并不多,而且在有些情况下还存在违背中国现行法律之嫌。由于受行政化逻辑的支配,最高人民法院在遴选指导性案例时往往会从限制法院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角度出发,突出自己公共政策的执行功能,致使其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而忽视了法院自身的技术治理优势。当下中国的指导性案例的生成逻辑需要实现从行政化逻辑到司法逻辑的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论指导性案例的效力 [J].
牟绿叶 .
当代法学, 2014, 28 (01) :110-119
[2]   法治中国语境下指导性案例的分类适用 [J].
资琳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3, 19 (05) :45-47
[3]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难题与前景 [J].
周光权 .
中外法学, 2013, 25 (03) :481-498
[4]   同案同判:法律义务还是道德要求 [J].
陈景辉 .
中国法学, 2013, (03) :46-61
[6]   指导案例9号《上海存亮贸易有限公司诉蒋志东、王卫明等买卖合同纠纷案》的理解与参照 [J].
姚宝华 .
人民司法, 2013, (03) :25-30
[7]   指导案例10号《李建军诉上海佳动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案》的理解与参照 [J].
刘净 .
人民司法, 2013, (03) :31-33
[8]   指导案例11号《杨延虎等贪污案》的理解与参照 [J].
吴光侠 .
人民司法, 2013, (03) :34-37
[9]   指导案例12号《李飞故意杀人案》的理解与参照 [J].
吴光侠 ;
林玉环 .
人民司法, 2013, (03) :37-40
[10]   论“同案不同判”的产生与识别 [J].
陈杭平 .
当代法学, 2012, 26 (05)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