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在海相层系新型气源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为例

被引:7
作者
刘文汇
张殿伟
高波
范明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 和田河气田; 碳同位素组成;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叠合盆地具有多种赋存状态的气源,除常规干酪根和古油藏外,分散可溶有机质是其重要直接气源,因其具有生气潜力大、分布空间广泛和催化作用参与而易于裂解的特征成为海相层系高演化区域气源的重要类型.通过对海相层系长期演化、多样性生气聚集过程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研究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天然气的来源和聚集过程,认为和田河气田天然气为深部分散可溶有机质高演化裂解成气沿断裂带长距离运移成藏的产物.这一结论对进一步扩大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勘探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96 / 10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气藏气体组分成因研究 [J].
朱亚东 ;
王允诚 ;
高培丞 ;
黄小慧 ;
王小兰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5) :34-37+197
[2]   四川盆地川东北部飞仙关组高含硫化氢大型气田群气源探讨 [J].
张水昌 ;
朱光有 ;
陈建平 ;
梁英波 .
科学通报, 2007, (S1) :86-94
[3]   塔里木盆地海相成因天然气的两种聚集模式 [J].
王红军 ;
赵文智 ;
胡国艺 ;
胡剑风 .
科学通报, 2007, (S1) :167-173
[4]   天然气成藏过程的三元地球化学示踪体系 [J].
刘文汇 ;
陈孟晋 ;
关平 ;
郑建京 ;
金强 ;
李剑 ;
王万春 ;
胡国艺 ;
夏燕青 ;
张殿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7) :908-915
[5]   水溶天然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以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为例 [J].
秦胜飞 ;
赵靖舟 ;
李梅 ;
刘银河 .
地学前缘, 2006, (05) :524-532
[6]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七 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的勘探与发现 [J].
周新源 ;
杨海军 ;
李勇 ;
王月华 ;
曾昌明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3) :55-62
[7]   普光气田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J].
蔡勋育 ;
朱扬明 ;
黄仁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40-347
[8]   油裂解生气是海相气源灶高效成气的重要途径 [J].
赵文智 ;
王兆云 ;
张水昌 ;
王红军 ;
王云鹏 .
科学通报 , 2006, (05) :589-595
[9]   两种裂解气中轻烃组成差异性及其应用 [J].
胡国艺 ;
肖中尧 ;
罗霞 ;
李志生 ;
李剑 ;
孙庆武 ;
王春怡 .
天然气工业, 2005, (09) :23-25+150
[10]   川东北飞仙关组储层沥青与古油藏研究 [J].
谢增业 ;
田世澄 ;
魏国齐 ;
李剑 ;
张林 ;
杨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28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