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西南段花岗岩类的时空变化与构造作用——来自钾钠含量变化的证据

被引:23
作者
伍跃中 [1 ]
王战 [2 ]
过磊 [1 ]
唐卓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阿尔金; 花岗岩; 成因类型; 时空变化; 构造作用;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9.04.011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探讨阿尔金山花岗岩浆作用与构造作用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全面认识其构造性质和演化特点。系统收集阿尔金山西南段花岗岩类岩石化学数据,统一采用Collins et al.(1982)提出的K2O-Na2O分类图解法,获得各个地史时期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五台期均为I型,岩体规模较大,呈近东西向集中成片分布。吕梁期为A型,岩体规模较小,呈北西西向条带状分布于五台期岩体的东北边缘。四堡-晋宁期以S型为主,岩体规模大、分布广、呈北东东向展布。加里东期总体以A型为主,边界断裂带附近I型增多,岩体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总体呈北东东向(北东向)展布。海西期以I型为主,规模小,断续分布于南缘断裂和西北缘断裂的西南端。燕山-喜马拉雅期以A型为主,规模最小,分布零星。五台期至晋宁期岩体主要分布于阿尔金山三条边界断裂所围限的隆起区内,并且在同一时期岩石成因类型具有相对一致性;加里东期隆起区内主体岩石类型与边界断裂带附近及其外侧存在明显差异;海西至喜马拉雅期仅分布于边界断裂带内或东南邻区。上述情况说明,自五台期至喜马拉雅期阿尔金山地区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岩体发育规模、展布方向都呈现出有规律的反复交替变化的特点,这是花岗岩浆作用受构造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向构造作用的交替变化控制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8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阿尔金构造带对塔东南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 [J].
罗金海 ;
雷刚林 ;
刘良 ;
肖中尧 ;
魏红兴 ;
车自成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76-85
[2]   阿尔金山南缘断裂带的分段分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 [J].
伍跃中 ;
王战 ;
陈守建 ;
张转 .
地质学报, 2008, (09) :1195-1209
[3]   阿尔金山的构造归属及其构造运动特征 [J].
伍跃中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02) :111-117
[4]   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的归属性 [J].
伍跃中 ;
李荣社 ;
王战 ;
雷学武 ;
张转 ;
谢丛瑞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5) :662-670
[5]   北阿尔金巴什考供-斯米尔布拉克花岗杂岩特征及锆石SHRIMPU-Pb定年 [J].
吴才来 ;
姚尚志 ;
曾令森 ;
杨经绥 ;
Joseph LWooden ;
陈松永 ;
Frank KMazadab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1) :10-26
[6]   阿尔金山脉中金雁山早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弧岩浆岩的确定与岩体锆石U-Pb和蛇绿混杂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的证据 [J].
郝杰 ;
王二七 ;
刘小汉 ;
桑海清 .
岩石学报, 2006, (11) :2743-2752
[7]   阿尔金南缘榴辉岩带中花岗片麻岩的时代及构造环境探讨 [J].
王超 ;
刘良 ;
车自成 ;
陈丹玲 ;
张安达 ;
罗金海 .
高校地质学报, 2006, (01) :74-82
[8]   阿尔金-康西瓦剪切-推覆系统和帕米尔推覆构造的遥感解析 [J].
刘刚 ;
李述靖 ;
赵福岳 ;
张瑞江 .
地球学报, 2006, (01) :25-29
[9]   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方式初步研究 [J].
肖庆辉 ;
邱瑞照 ;
邓晋福 ;
李廷栋 ;
莫宣学 ;
洪大卫 ;
卢欣详 ;
王涛 ;
吴福元 ;
谢才富 .
中国地质, 2005, (03) :343-352
[10]   北阿尔金巴什考供盆地南缘花岗杂岩体特征及锆石SHRIMP定年 [J].
吴才来 ;
杨经绥 ;
姚尚志 ;
曾令森 ;
陈松永 ;
李海兵 ;
戚学祥 ;
Wooden J L ;
Mazdab F K .
岩石学报, 2005, (03) :84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