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山系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碰撞无关
被引:25
作者:

白文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北京,北京,哈利法克斯,哈利法克斯

胡旭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北京,北京,哈利法克斯,哈利法克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美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北京,北京,哈利法克斯,哈利法克斯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加拿大达霍希大学海洋地质学中心北京,北京,哈利法克斯,哈利法克斯
来源:
关键词:
板块构造;
碰撞造山;
缝合线;
蛇绿岩;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3.02.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对中国重要蛇绿岩带的观察,并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板块构造学说的造山模式提出了否定意见,认为古老山系和现代山系的形成都与板块构造碰撞无关,并提出大陆内部山系形成与盆地形成研究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试论华北地块中生代以来的盆—山运动[J]. 中国区域地质, 1991, (04) : 356 - 365白文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胡旭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3] 绿岩套和蛇绿岩套的区分标志[J].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88, (03) : 193 - 202郑新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白文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4] 对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西藏高原隆升史的讨论[J]. 中国区域地质, 1988, (04) : 74 - 80+73白文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古板块构造研究的新进展[J]. 科学通报, 1988, (10) : 762 - 764李锦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肖序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汤耀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赵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冯益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朱宝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6] 青藏高原隆升的主因—大陆板块内的盆-山碰撞作用[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7, (02) : 131 - 142白文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论大陆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扩张及其形成机制[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5, (04) : 21 - 28白文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杨经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 [9]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J]. 地质学报, 1983, (01) : 22 - 3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和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王维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汪一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10] 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地质构造特征[J]. 地质科学, 1979, (02) : 116 - 126+191郑锡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常承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