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的主因—大陆板块内的盆-山碰撞作用

被引:16
作者
白文吉
杨经绥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大陆板块构造; 造山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地壳运动中,盆地和山脉的形成机制是不可分割而有联系的。上地幔的波动起伏引起地壳上部物质的分配,在重力均衡作用的支配下,地壳物质由上地幔的隆升区域向拗陷区域蠕动,因而形成大陆板块内的盆地和山脉的分异和盆-山运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就是塔里木盆地、卡拉库姆盆地和印-恒盆地等巨大盆地的扩张作用挤压而造成的。盆-山运动是真正的造山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论大陆盆-山构造格局、盆地扩张及其形成机制 [J].
白文吉 ;
杨经绥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5, (04) :21-28
[2]   亚洲盆-山系及其地质构造应力场初析 [J].
白文吉 ;
杨经绥 .
吉林地质, 1985, (04) :33-40
[3]   鄂尔多斯断块西缘断裂带的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J].
张抗 ;
吴紫电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1) :71-81
[4]   试论中南亚地区板块碰撞带的现代构造特征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环文林 ;
汪素云 .
地质学报, 1983, (01) :72-82
[5]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
[6]   西藏阿里喀喇昆仑南部的冈瓦纳——特提斯相石炭二叠系 [J].
梁定益 ;
聂泽同 ;
郭铁鹰 ;
张宜智 ;
许宝文 ;
王为平 .
地球科学, 1983, (01) :9-27
[7]   论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地球科学, 1982, (03) :15-22
[8]   青藏高原的现代构造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汪素云 ;
环文林 .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4) :385-393
[9]   青藏高原震源分布与板块运动 [J].
环文林 ;
汪素云 ;
时振梁 ;
鄢家全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69-280
[10]   西藏南部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与喜马拉雅运动的分期 [J].
陈祥高 .
地质科学, 1979, (01) :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