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预期标记到话语标记——论“但是”的语用功能及演变

被引:9
作者
曾君 [1 ]
陆方喆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文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但是”; 语用功能; 再语法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36 [现代词汇];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但是"的语用功能之一是表达反预期信息,为反预期标记。同时,"但是"也具有话语标记功能。"但是"作这两种标记分别有不同的句法语义特征,其话语标记功能是反预期标记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其中,"但是"在口语中的高频使用是再语法化的动因,隐喻和泛化是主要机制,句法位置是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40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关联论视角下的转折复句反预期表达现象分析 [J].
张健军 .
世界汉语教学, 2013, (04) :454-469
[2]   论“但(是)”与“却”的兼容与差异 [J].
刘云 ;
李晋霞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52 (03) :100-105
[3]   话语标记与口头禅——以“然后”和“但是”为例 [J].
马国彦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0, (04) :69-76
[4]   韩礼德“语言功能”探略 [J].
袁晓红 ;
戴卫平 .
广西社会科学, 2008, (04) :170-173
[5]   电视访谈中介入标记语的人际功能 [J].
庞继贤 ;
陈明瑶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06) :168-176
[6]   也谈转折复句的内部分类 [J].
李军 ;
王永娜 .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 (02) :72-75
[7]   试说“X 不比 Y·Z”的语用功能 [J].
吴福祥 .
中国语文, 2004, (03) :222-231+287
[8]   自然口语中弱化连词的话语标记功能 [J].
方梅 .
中国语文, 2000, (05) :459-470+480
[9]   转折句的逻辑语义关系 [J].
胡培安 ;
王岩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3) :97-100
[10]   “但是”与“却”的相容性和相斥性——兼论转折句的语义关系 [J].
杨月蓉 .
中国语文, 2000, (02) :109-11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