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系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5
作者
王化爱
钟建华
陈鑫
高玉飞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古地震; 软沉积变形构造; 液化构造; 白垩系; 蒙古塔木察格坳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3 [岩石产状、结构和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岩芯观察,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纪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有微同沉积断裂、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液化脉、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通过对塔21-9井、塔19-43井等岩芯的系统观察,建立了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系震积岩的垂向序列。震积岩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砂岩脉(砂火山)层段、水塑性褶皱变形层段、斧式构造层段、滑塌构造层段、阶梯状微断层和震裂缝层段、准原地沉积湖泊津浪丘状层理和内碎屑角砾岩层段、异地沉积震浊积岩层段,对应于地震由强变弱的一个变化过程。震积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助于分析盆地边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088 / 10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古地震与古地理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古地理学报, 2007, (04) :337-352
[2]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J].
魏垂高 ;
张世奇 ;
姜在兴 ;
朱井泉 .
地质学报, 2007, (06) :827-833+866
[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夏青松 ;
田景春 .
沉积学报, 2007, (02) :246-252
[4]   东澳大利亚南悉尼盆地二叠系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J].
杜远生 ;
G.SHI ;
龚一鸣 ;
徐亚军 .
地质学报, 2007, (04) :511-518+585
[5]   东营凹陷现河地区沙三段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 [J].
魏垂高 ;
张世奇 ;
姜在兴 ;
刘金华 .
沉积学报, 2006, (06) :798-805
[6]   黄骅坳陷古近纪地震事件沉积研究 [J].
杨萍 ;
杜远生 ;
徐亚军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11-1714+1789
[7]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系湖泊地震涌浪记录的新发现 [J].
杨剑萍 ;
王亚丽 ;
查明 ;
牟雪梅 .
地质学报, 2006, (11) :1715-1720+1790
[8]   藏南晚白垩世宗卓组巨型混杂堆积的特征及其地裂——地震成因论证 [J].
周志广 ;
梁定益 ;
刘文灿 ;
万晓樵 ;
赵兴国 ;
王克友 .
地质论评, 2006, (03) :314-320+435
[9]   内蒙古白云鄂博南东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下部发现地震滑塌岩块 [J].
吕洪波 ;
章雨旭 ;
肖国望 ;
张绮玲 .
地质论评, 2006, (02) :163-169+291
[10]   浙西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事件沉积的初步研究 [J].
严兆彬 ;
郭福生 ;
彭花明 ;
杨志 ;
郭国林 .
地质学报, 2005, (06) :730-736+873